正文

第一章 深受張學良敬重的中共特工(3)

臥底在敵人心臟 作者:孫亦平


1925年10月,莫斯科中山大學正式創(chuàng)辦,蘇聯(lián)方面通知中國共產(chǎn)黨與國民黨選派骨干參加學習。中共中央決定選派黨員、團員與進步青年前去學習。國民黨成立了包括汪精衛(wèi)在內(nèi)的三人招生委員會,選派工作在廣州、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進行。消息一傳開,上萬名青年踴躍報考,考莫斯科中山大學一時成為革命的時髦象征。

考試在廣東大學舉行,考題僅是一篇題為“什么是國民革命?”的文章。

在蘇聯(lián)顧問鮑羅廷的參與下,國共雙方挑選了310名學生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其中中共黨員、共青團占了學員總數(shù)的80%以上。當時的中山大學實際上還是蘇聯(lián)共產(chǎn)黨的一個黨團組織,所以招收的共產(chǎn)黨員要多于國民黨員。1926年1月又有10名在德國學習軍事的國民黨學員轉入莫斯科中山大學。不久,中共旅歐支部的20名黨、團員在法國受到巴黎警察當局的迫害,根據(jù)黨的指示,也轉道來到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這批學員中有鄧小平、傅鐘、李卓然等。

在中共眾多學員中,有11人是從湖北選拔的,潘文郁是其中之一。他同胡伊默、伍修權等11名湖北選拔的學員,由上海乘蘇聯(lián)煤船于1925年11月上旬到達莫斯科,進入中山大學就讀。莫斯科中山大學成立時,地點在莫斯科沃爾洪卡大街16號。校園里有一座三層樓的小別墅,還有花園、籃球場、排球場、溜冰場。這座古建筑是十月革命前一個俄國貴族的官邸,屋頂浮雕華美,室內(nèi)吊燈堂皇,每一間房屋都高大敞亮,一個大廳已改成禮堂,整座宅院已改成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學校。

當年,為國共兩黨培養(yǎng)了大量干部的學校只有兩所,一所是黃埔軍校,另一所就是莫斯科中山大學。莫斯科中山大學的首批學員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就共產(chǎn)黨方面而言,中山大學里走出了“28個半布爾什維克”,其中就有鄧小平、烏蘭夫、葉劍英、董必武、林伯渠、徐特立、何叔衡、楊之華、楊子烈、施靜宜、趙一曼、左權等,他們都曾經(jīng)是該大學的學生。比較通行的說法,“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其實是29個人,因為其中的徐以新當時只有十七八歲,是共青團員,加之觀點比較動搖,所以稱為半個。國民黨方面的蔣介石之子蔣經(jīng)國,馮玉祥之子馮洪國、女兒馮弗能、馮弗伐,邵力子之子邵志剛,葉楚傖之子葉楠,于右任之女于秀芝等也都是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yè)的。

當時的莫斯科中大還處于秘密狀態(tài),不對外公開,也不掛牌子,每一個中大學生都起了個很好聽的蘇聯(lián)名字,這主要考慮到中國學生回國以后的安全。

莫斯科中大學制二年,中國學生來到這里的重要任務是學習。學生首先要學習俄語。第一學年,俄語學習時間特別長,每天為4課時。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