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指的是“二十四史”。二十四史包括司馬遷所寫的《史記》及以后歷代政府主持修撰的二十三部官修史書(《漢書》、《后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的總和。這二十四部史書都是紀傳體的史學著作,另外,宋代著名史學家司馬光所撰寫的《資治通鑒》,雖然因為不是紀傳體史學著作(《資治通鑒》實際上是一部編年體史學著作)而不在“二十四史”之列,但也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史學著作。除了“二十四史”外,還有所謂的“二十五史”、“二十六史”之說?!岸迨贰笔侵盖懊嫠f的“二十四史”再加上中華民國時期撰寫的《清史稿》一書;“二十六史”是指前面所說的“二十四史”再加上《清史稿》和中華民國時期撰寫的《新元史》一書。
《子》指的是春秋戰(zhàn)國之際諸子百家的著作,包括《道德經》(又稱《老子》,春秋末年道家的創(chuàng)始人楚國人老子所著)、《莊子》(又稱《南華經》,戰(zhàn)國時期道家的杰出代表人物宋國人莊子所著)、《孟子》(戰(zhàn)國時期儒家的著名代表人物孟子所著)、《荀子》(戰(zhàn)國時期儒家的另一位著名代表人物荀子所著)、《韓非子》(戰(zhàn)國時期法家的集大成者韓國貴族韓非子所著)等文章。
《集》指的是包括楚辭、漢賦、漢樂府詩、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在內的所有不屬于《經》、《史》、《子》的其他內容,這些內容都應該屬于《集》之列。
漢人的文章浩如煙海,漢人的學問學也學不完。
和珅,一個沒有任何依靠的滿洲人,一個無父無母的滿洲人,在咸安宮官學里面學習。他特別喜歡學習這些漢人的著作、文章。他知道,像大清朝這樣的一個少數民族政權,要想能夠長久地統治整個中國,這些漢人的著作、文章是必須要學習的東西。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整日沉浸在傳統的漢人的“經、史、子、集”等著作之中,尤其是對儒家的經典非常熟悉。
我們可以想象,和珅這種見解,在當時的社會是多么的不容易,是多么的難能可貴呀。
漢人的著作對于滿洲人來講,對于滿洲統治者來講,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畢竟在中國還是漢族人多,中國是一個以漢民族為主體的國家,中華民族是以漢民族為主體的民族。滿洲人要想統治中國,就得學習漢人的著作,就得了解漢人的思想。
漢人的著作對于滿洲人統治中國是非??少F的,但也是馬上打天下的民族所最容易忽視的——雖然最高統治者能夠認識到它的重要性,但是這個民族的絕大部分人尤其是功勛后代最容易忽視它。一是漢人的著作太難學,二是這些人也不愿意學——不學習這些,不是一樣當官嘛——畢竟,這個天下現在還是我們滿洲人的天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