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為什么書會使某些人蠢起來(1)

守住中國人的底線 作者:王蒙


15.為什么書會使某些人蠢起來

“知識愈多愈反動”的說法自然不對?!皶x得愈多愈蠢”云云,在特定的條件下,還是有幾分道理的。我國戲曲舞臺上,話本小說里,口頭傳說中,書呆子的形象為人們所熟知所嘲笑,當然不是沒有來由的??偫ㄆ饋磉@些受書害的人們的特點是:瘦弱,不能吃苦,不能稼穡,膽小,見到美女神魂顛倒卻又不敢追求,常需要小丫鬟的提挈栽培,遇事沒有主意,遇到惡人就嚇破了膽,酸文假醋,該斷不斷,另一方面卻又優(yōu)越得不行,一朝得中狀元,翻臉不認糟糠之妻與貧賤朋友。他們的形象真夠可以的。

書是教人學問、教人聰明、教人高尚的,為什么書會使某些人蠢起來呢?因為書與實踐、與現(xiàn)實、與生活之間并非沒有距離。人一輩子許多知識是從書本上學的,還有許多知識和本領(lǐng)是無法或基本無法從書本上學到手的。例如:游泳,打球,太極拳,診病把脈,開刀動手術(shù),鋤地,割麥,唱歌,跳舞,拉提琴,戀愛,靠攏領(lǐng)導,團結(jié)群眾,與對立面斗心眼兒,申請調(diào)動,申請住房,增加收入……直到寫小說。書是非常重要的,但書未必都很實在。書要比口頭語言的傳播精密得多、負責得多,但也常常經(jīng)過太多的過濾和修飾。還有許多題目、題材尚未形成可以成書的原料與動機,有些事理太鄙俗、太丑惡,書本上不肯寫。例如沒有一本書教人們?nèi)绾巍白吆箝T”,但事實上“走后門”的愈來愈多。

換一個角度想,即使為了加強廉政建設(shè),也需要更好地研究開后門與走后門的林林總總,但如果當真撰寫出版一本“后門大全”,則很可能起到消極的教唆的作用。這也叫兩難。有些事理太高妙、太精微,許多藝術(shù)上的感覺、激情直到技巧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不可通過書本來傳授——即使是燒一碟好菜,也不是光靠讀菜譜能做得到的。還有些事理太重大、太根本,與之相比,書本的分量反而輕了。比如一種人生觀、一種主義、一種信仰,往往是一個人的全部經(jīng)驗的總結(jié),全部人格的升華,全部知識的融匯,它來自生活這部大書的因素超過了某幾本具體的書。如果某幾本具體的書起了關(guān)鍵作用,也是因為符合了該讀者的生活經(jīng)驗與生活需求。例如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便去參加革命,首先是因為生活中的革命要求已經(jīng)成熟,而這種革命要求已經(jīng)醞釀、躁動在這位讀者的心里、夢里、血管里、神經(jīng)里。再比如說道德,至少在我們這里絕無僅有哪一本書告訴人們可以不道德與教導人們?nèi)绾尾坏赖?,億億萬萬的書教導人們要道德、要道德、要道德,但不道德的人和事仍然是層出不窮。從這里也可以看出書的局限性、書的作用的局限性這一面。

有許多許多的好書我們還沒有讀或我們還不知道它的存在。與此同時還有許多偽書、謬書、壞書。特別是有許多陳陳相因的書。創(chuàng)造性的書難找,照抄或變相照抄的書易求。讀書、抄書、注書,遂也寫出了書再供別人去抄去注,去改頭換面,在書的圈子里循環(huán),在書的圈子里自足自傲,被書封閉在一個缺少現(xiàn)實感也缺少生活氣息的狹小天地里,最后連說話也都是書上的話、現(xiàn)成的話、“見×書第××頁”的話,這很可愛、很高尚,也很誤事、很可憐,辦大事時候就更麻煩。所以毛澤東主席當年大聲疾呼地反對“本本主義”,還說過教條主義不如狗屎,說過讀書比宰豬容易得多的一類話。年輕時我曾拜訪求教過一些前輩學者,獲益良多。但確實也碰到過這樣的人,除了背書、引書、查書、解書以外,他回答不了你自己琢磨提出的任何疑問,他從不把書本知識與生活現(xiàn)實做任何的比較聯(lián)系,他從來不發(fā)表任何原生(即出自他自己的頭腦與經(jīng)驗的)、活潑、新鮮、獨到的見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