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2 面向貴族的手工生產(chǎn)(2)

中國藝術與文化(插圖修訂版) 作者:(美)杜樸


商周銅器鑄造得益于制陶技術。耐高溫的黏土用以制作(原始)瓷器(圖 2-12,制陶的基本工藝見前文),商和西周的南北地區(qū)都發(fā)現(xiàn)了上釉的陶器,但可能在今天江西、安徽的長江流域更為常見。制陶者在較大容器[常為尊、罍(lěi)]表面涂釉,燒成淺灰綠色或棕褐色。這類器皿較薄,至多帶有線刻或繩紋等簡單的裝飾。釉色不均導致深色的琉點,盡管可能偶然形成,卻為現(xiàn)代鑒賞家所欣賞。出土于鄭州、安陽、洛陽及西安等北方遺址的例證表明瓷器從南方的窯爐運至北方的消費者手中。制作陶瓷所需的高溫窯爐及對焙燒的控制與青銅鑄造中使用的熔爐和裝備是類似的。

青銅禮器

商周君王的特權包括探尋礦藏、擁有鑄造場、在祭儀和國禮中使用貴重銅器,甚至有人提出商代遷都即為了獲取所需的銅礦資源。祭祀中所用的禮器是王室身份和權威的象征,王室祖廟中的“九鼎”成為合法性的標志。在周代,新王將獲取九鼎作為他得到天命的有力證據(jù)。青銅鑄造需要技術熟練的勞力,他們分工協(xié)作以擴大產(chǎn)出。礦藏需要勘探挖掘,工匠把礦石煉成金屬錠,再運至鑄造場。擅長制作模、范和用窯爐冶金的匠人也需要原材料和燃料。鑄造過程本身需要專門技術,以調(diào)配金屬比例、謹慎控制澆鑄及監(jiān)視熔爐。最后的冷加工(修剪、磨光)也有技藝要求。這種高技術產(chǎn)品定然令普通民眾驚嘆、敬畏,或許鑄造者在生產(chǎn)過程中還要舉行儀式。

中國古代青銅鑄造的各方面似乎都源于自身傳統(tǒng),盡管出現(xiàn)相對較晚,一些學者試圖證明這是像馬拉戰(zhàn)車一樣的傳入技術。歐洲對中國銅器的早期研究簡單地認為采用“失蠟法”鑄造,該技術從古代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獲知。對20世紀30年代安陽遺址出土的陶范的研究推翻了這種假設(我們現(xiàn)在知道失蠟法到春秋時期才使用,見第三章)。有些學者傾向認為這是中國冶金史上早于鑄造的鍛造階段,主要因為一些早期瓷器的細節(jié)可視為金屬片的痕跡,這種觀點并不被廣泛接受。

青銅是自然界并不存在的銅錫合金,在古代中國鉛也幾乎總被使用。銅、錫、鉛合金的特性直接與三者的比例相關,在銅中添加錫增加硬度,但含錫量高的合金易碎。錫還可降低熔點,增強流動性,便于澆鑄。相反,鉛促使冷金屬易于加工,也影響顏色,令銅器變灰。盡管商代銅器中一直使用鉛,但最初它可能僅被認為是銅礦中的雜質(zhì)。中國北部和中部都可找到這些礦藏,銅和錫在安陽周邊300公里內(nèi)開采。

礦石在礦區(qū)或附近被煉成金屬錠,安陽苗圃北地鑄造遺址及湖北長江附近一處重要東周礦藏都發(fā)現(xiàn)了金屬錠。商代遺址發(fā)現(xiàn)的坩堝(熔化金屬錠的大器皿)沒有傾倒口,暗示所熔煉的金屬純度已經(jīng)較高,沒有產(chǎn)生很多需要倒掉的礦渣。坩堝以硬陶制成,有厚壁(甚至氣室)以保溫,底部堅實,常塑出凸起,在熔爐里焙燒時能插入槽內(nèi)。熔爐與制陶窯爐差別不大,要熔化合金,需達到1000℃以上的高溫,但這比燒制瓷器所需的溫度低。熔液一旦形成,要注入備好的范具,這一步驟的細節(jié)尚不知曉,但安陽一處遺址地面上似乎有木炭劃出的從熔爐到澆鑄坑的凹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