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禮
儀式化的喪葬是耗費心力的大事,也是東周經濟活動的重要方面。除了編纂于這一時期的禮儀文獻,其他思想家(荀子、墨子、莊子)也對此做出論述,有些人,如墨子,質疑喪事的鋪張。盡管有批評的聲音,王侯還是為其后事耗費巨資。墓地成為較大城市的重要特征,齊王的陵寢建于從南俯瞰臨淄的山丘上,中山王的陵園占據(jù)了都城外的寶地(見圖3-7),趙國的邯鄲(河北)和今江陵(湖北)附近的楚國都城有大量墳冢,鳳翔(陜西)秦國的陵區(qū)占地21平方公里,有18個墓群。王侯陵寢的周圍一定還分布著成千貴族墓冢,本章討論的多數(shù)器物都出自墓葬。
這一時期的墓室是復雜的地下建筑,有些模仿生時的地上居所。棺槨置于石床上或以石塊、木炭和防水膏泥密封,所有墓室似乎都可進入,自上修葺,墓道或有或無。隨州曾侯乙墓的墓室寬21米,長17米,比安陽附近任何商代王室墓葬都大,中室的空間足以容納圖3-22中所見的龐大編鐘支架和大量禮器,東室放置著曾侯乙和八個女子的棺槨及一條狗,西室發(fā)現(xiàn)了13具其他侍者(樂師?)的棺槨,最小的北室出土了4500件兵器,堪稱軍械庫。如此龐大且保存完好的墓葬絕非常見,對多數(shù)精英階層而言,墓室中外槨嵌套內棺,還有兩個或多個隨葬器物箱。
越發(fā)注重以廉價的陶制明(冥)器代替青銅禮器成為東周時期的特點,燕下都(河北易縣)、臨淄(山東)附近齊國都城、江陵(湖北)附近楚國都城、鳳翔(陜西)附近秦國陵園的墓葬都出土了大量陶制明器,一般為灰陶,在數(shù)量、器型和紋飾上模仿銅器組合,禮儀文獻稱之為兇器或明器。事實上,低等級精英墓葬中以明器為主。另一古代習俗是殉葬,盡管受到儒家等學派的抨擊,男女奴婢,如馭者、樂伶和侍從常面臨殉葬的命運。至春秋晚期墓葬中出現(xiàn)了陶俑,最初作為侍從的隨葬品,最著名的例子是戰(zhàn)國中早期山東的齊墓和山西的晉墓出土的小陶俑(圖3-23),用細軟黏土制成,低溫焙燒,彩繪,扮演舞伎和樂伶的角色,有時還配以樂器。盡管幾個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簡單陶俑,南方則出土了許多木俑,但多數(shù)高等級貴族墓葬中沒有這種替代品。
寫實藝術
我們對早期中國藝術的理解基于實物遺存:陶器、玉器、銅器,還有易朽的織物、壁畫、簡牘、木雕。寫實(representational)藝術的狀況仍待討論,說未發(fā)現(xiàn)“寫實”是不確切的,更恰當?shù)卣f,對于前歷史時期的銅器、玉器紋飾而言,寫實不是首要的。驚人的面部處理(如圖1-24、2-25)說明并非缺乏造型能力;另一方面,人物圖像和場景的稀少要求我們思考該題材的功用。到東周時期,新的功用似乎出現(xiàn),寫實藝術更為普遍,媒材的范圍也擴展了,包括易朽的載體,如以前罕見的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