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眼睛看不到的忌諱”越多,社會就越萎縮。自我約束的范圍不斷擴(kuò)大,自由的言論和表述不斷被封殺?!皷|日本大地震(3?11地震)”之后的民眾紛紛自行取消娛樂活動,就是最典型的例子?,F(xiàn)在的日本讓人覺得閉塞,相信不止我一個人在這個社會的背后感受到了由這種自我約束和控制而產(chǎn)生的無形壓力。
在此,請讓我再問你一次:
對于你而言,自由究竟是什么?
只要有選舉制度,只要能讓你投票,就是自由了嗎?
你能拍著胸脯,毫不猶豫地說自己行使了自由嗎?
我體會過,至少在中國,有著自由的“空氣”。只要不觸及幾個明確的禁忌,不但任何離奇古怪的意見都能說出來,而且有趣的創(chuàng)意會被人加以采納,有能力的人也會越來越得到重用。這種看似是“半徑5米的自由”,豈不是更能創(chuàng)造出社會的活力嗎?
我說這些,并不是為了討論日本和中國究竟哪個國家更加自由,而只是想簡單“推翻”日本讀者們平時盲目認(rèn)為“日本自由,中國不自由”的絕對假設(shè),提供一些活生生的、現(xiàn)場的素材,以便大家更加立體地觀察他人,反思自己,從而不停止思考。
我由衷希望日本與中國的民間社會之間能夠坦率、正直地討論“自由與不自由”的問題,并且深信,這種討論必然擴(kuò)大日中之間更加“自由”的交流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