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個中國古代文人不管漂泊何處,晚年最大的向往就是回歸故鄉(xiāng)。這事到了近代那些具有世界歷史視野的學者那里就不一樣了,他們會以一生的學養(yǎng)把時間和空間濃縮,然后拄著拐杖站在書房的窗口看著遠方。他們在想:如果生命能夠重來一次,我最希望投生何處?
我很想知道幾位大學者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排在第一的是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因為正是他洋洋灑灑的著作,最早讓我了解了世界各地的不同歷史形態(tài)。
但是,他已經(jīng)去世三十多年,似乎并沒有留下這方面的答案。我,只能在他的著作中猜測。猜測了幾處,都沒有把握。
終于,我突然知道,他曾經(jīng)在一次對話中,留下了答案。
他說,如果生命能夠重來一次,他希望生活在中國古代的西域。因為,那是一個文化會聚的福地。
他所說的西域,是指中國新疆塔里木河、葉爾羌河一帶。
二
我每次去新疆,總會想起湯因比的選擇。
西域,這是一個偉大的地名。漢武帝派張騫“通西域”,是這位帝王,也是整個漢代對世界歷史的杰出貢獻。從此,人類各大文明在那里發(fā)生了最大規(guī)模的匯集、交流和融合。
本來,無論是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巴比倫文明、阿拉伯文明,還是再遠一點的埃及文明、希臘文明、羅馬文明等等,都自成規(guī)模、自享尊榮,很難放得下架子來與其他文明主動融合,除非用戰(zhàn)爭的方式來收納別人。因此,各大文明都在萬分警惕地防范著來自別處的鐵騎戰(zhàn)火。但是,商品流通的誘惑太大了,旅行者口中的描述太吸引人了,因此,彼此都悄悄地產(chǎn)生了一種不約而同的渴望:要找一個地方,展開各大文明之間的非戰(zhàn)爭交往。
這個地方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必須是一個地廣人稀的所在,離各大文明的首府都比較遙遠,使誰也感受不到威脅;二,所有的旅行團隊最想靠近的那個文明,有一種讓大家放心的寬容精神。
能夠滿足這兩個條件的地方,在古代世界的地面上只有一個,那就是西域。于是,在天山、昆侖山和塔里木盆地之間的茫茫大漠,終于成了各大文明溝通的巨大平臺??此谱钊鄙傥幕牡胤?,變成了最熱鬧的文化集市。一場場古代的世博會、交易會、嘉年華,不斷地在西域開幕又閉幕,閉幕又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