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西班牙】特內里費空難:"一句丟失的話"引發(fā)的空難(8)

驚天慟地:世界大空難秘聞 作者:楊早


我們不禁要想,如果維克多機長中途不給飛機加滿油,那么死亡的人數(shù)是不是就不會如此巨大?如果維克多機長在與地面航管員溝通時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在原來降落的機場等待機場開放,大禍也許就能夠避免。可是,歷史不容許我們假設。就在這一天,在維克多快帆號班機上共有382名乘客與14名機組成員,其中326名乘客與9名機組成員死亡,他們大部分都是死于滿載油料的飛機爆炸后的大火。

但位于該機機首與機尾部分仍然有幸存者,包括56名乘客與5名機組成員,其中包括泛美的機長維克多和副機長以及飛航工程師。而“萊茵號”上的乘客就沒有那么幸運了,事故當時該班機上共有234名乘客與14名機組成員,其中大部分乘客是荷蘭人,另有2名澳洲人、4名德國人與2名美國人,在事件中機上無人幸免,只有艾米麗,中途下機才得以幸免于難。

在這次舉世震驚的慘劇中,兩架飛機相撞造成583人死亡,以當時史無前例的慘重程度而登上民航史上第一名的位置??v使是1985年8月12日發(fā)生的日本航空123號班機墜機事故中,520人的死亡人數(shù)打破了單一一架飛機上的死亡人數(shù)的紀錄,但在總受害人數(shù)上仍未超過加那利空難。2001年9月11日發(fā)生的911事件中,共有2752人在紐約世界貿易中心的事故現(xiàn)場死亡,是史上因為飛機引發(fā)的災難中死傷人數(shù)最慘重者,但該事件中有2595人是大樓中的地面受害者,因搭乘美國航空11號班機與聯(lián)合航空175號班機而喪生的乘客與機組人員,實際上僅有157人。

事故發(fā)生以后,共約70名來自西班牙、荷蘭、美國的事故調查員,以及事故雙方航空公司的代表參加了整個調查過程。經調查表明,KLM機組“對通訊內容的錯誤解讀”和泛美機組“錯誤認定”塔臺要求他們進入的是C4出口是造成災難的主要原因。

事后對黑匣子的通話記錄分析表明,事發(fā)時機場塔臺讓KLM班機在出發(fā)點等待的通知被后者錯誤地理解成授權起飛。

機場塔臺:“請等候起飛,我會通知你們?!?/p>

泛美(副機長):“我們還在跑道上滑行,PA1736?!?/p>

泛美 (副機長):“好的,我們會在完成后通知你?!?/p>

機場塔臺:“謝謝。”

KLM 副機長:“塔臺還沒有準備好跑道?”

KLM 機長:“你說什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