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先憂后樂的精神
投資人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先憂后樂的精神,先做最壞打算,然后知道如何去做。
憂患精神不要被引用在項目的投資上。特別是,投資人必須始終如此。即使只有三五個人,也必須有這種水準。做一個有憂患意識、心胸寬廣的投資人,用先憂后樂的精神去理解、堅持投資事業(yè)。與人同憂,與人同樂,一個人能做到這個程度就不錯了,但是,當一個投資人只能做到這種程度,這樣就不可靠了,多少要有先憂后樂的精神。
成為投資人最初時期,與在做企業(yè)家時的心態(tài)差不多,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兩種身份在心理地位上的差距會越拉越大。投資人一般逐漸會丟掉企業(yè)家思維,不會被具體事務所累。當身在投資領域的投資人在投資事業(yè)上取得了一定成果時,不僅僅只是高興,而是要進一步成為更強有力的投資人,幫助更多企業(yè)獲得更大的成功,用投資人的人格魅力和資本實力去影響企業(yè)家。
一個人經常有警覺的意識,就可能剎那間靈機一動,產生新的構思來。憂,不只是擔心,廣義的解釋應該包括分析、判斷和構思。所以,“先憂 ”的意思就是比別的投資人先一步分析、判斷和構思。當然,投資人未必一天全部都要工作,有時候放松、娛樂是應該的。但是在放松、娛樂中,意識里也必須有 “先憂 ”的想法,絕不要整個人都沉迷在游戲里。
先憂后樂的精神是投資人做事的基礎,如果沒有先憂后樂的精神,怎會來理解和接受投資中無處不在的風險呢?投資人在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聲名遠播,接觸的項目和企業(yè)家也越來越多,范圍也會日益廣泛,其中必定會有風險較高的項目,還有一些風險隱藏較深的項目。對此,投資人要大度,要用自己先憂后樂的精神給予充分的理解,要相信自己的思考,不要被表面優(yōu)勢所誘惑, 不要隨隨便便相信或排斥風險, 要悄悄去調查,去尋找正確的證據。
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如無法徹底做到“先憂”,至少也要有這念頭。否則,無論多么有才華,也不適合做投資人。如果消遣的時候,把整個意識都沉浸在其中,則不算是真正的投
資人。真正的投資人要比別人先一步分析、判斷和構思,體驗最后勝利的快樂。
在現(xiàn)實中, 有成就的投資人最后在投資思維上發(fā)生了失誤,往往不是因為項目本來注定變化, 也不是項目本來是風險巨大,而是因為投資人缺乏先憂后樂精神而造成的。 你察覺到了風險,那風險就不成為風險,你沒察覺,則隨時都有可能成為風險。風險如線,你只要習慣性地去找那根線,堅定不移地去剪斷那根線,那根線就永遠都不會成羈絆。
用樂觀的目光去欣賞風險,沒錯!風險就是用來欣賞的。
風險中才有機會,這是廣為人知的理念,幾乎沒有人反對。欣賞風險會產生一種精神力。注意力集中之后,對風險的真誠欣賞會讓你看到隱藏在風險背后的真相。你以樂觀的目光欣賞風險,風險也一定會以感恩的心情給予你回報——最起碼會提醒你謹慎行事。
因此,要做投資人,在分析項目或籌劃投資過程中,要學會發(fā)現(xiàn)和欣賞風險的來源和優(yōu)點,要及時且謹慎地肯定風險的價值與真相,千萬不要經常蔑視風險,也不要忽視風險,也沒必要恐懼風險。
投資人有成就,那是智慧和風險的結晶,也是實力的顯示。當投資人捧著數(shù)倍于投資的回報歸來時,你知道最高興和驕傲的是 ——投資人讀懂了風險。當投資人的思維得到風險的充分肯定時,投資的成績基本已經確定,失敗也就遠去,在榮幸和欣慰時繼續(xù)堅持先憂后樂的精神。
對風險就要像對待知己一樣,要善于從投資中極其細小的事情去發(fā)現(xiàn)風險,樂觀地欣賞別人所沒有覺察到的風險對價值倍增的細微指導和隱性協(xié)助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