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城(Philadelphia),1787年9月17日。
老邁的本杰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已81歲高齡。在這個城市,是兩次大陸會議召開之地,也是這次制憲會議召開的地方。今天,美國憲法的最后定稿放在了他的面前……
時間過得真快。從17歲離開波士頓,來到費城闖世界,到今天已經(jīng)60多年了。
那時的費城,是富蘭克林眼里的烏托邦。半個世紀(jì)前,賓夕法尼亞的領(lǐng)主威廉·佩恩(William Penn,1644-1718)就發(fā)現(xiàn)了費城這個地方,對費城的城區(qū)做出了規(guī)劃。費城的街道非常整齊,街道是完全方方正正的網(wǎng)格,猶如自己在哥哥印刷廠作印刷工時使用的印板。
費城處在大提琴狀的格林威治島(Greenwich Island)上,特拉華河(Delaware River)與斯庫基爾河(Schuylkill River)從格島兩旁流過。而費城像一條絲帶,系在格島那纖細(xì)的腰肢上。
富蘭克林依稀記得1734年的費城,那是他來到費城的第11個年頭。費城的面積還不如今天的四分之一,只有東西狹長的一條。
那時,還不到30歲的他,已經(jīng)被被選為共濟會賓夕法尼亞總會所的大導(dǎo)師。從英國購買來的共濟會憲法印本都已發(fā)放使用完了。他決定在自己作為合伙人的印刷廠重新印刷《安德森憲法》,給賓州和周邊各州的兄弟們使用。
圖3-1富蘭克林1734年印刷的《安德森憲法》的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