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小說讀懂現(xiàn)實中國(1)

紙鋒 作者:西門媚


是去年聽說這本書的。當時剛剛讀了張愛玲的《秧歌》、《赤地之戀》,董時進的《兩戶人家》,覺得不錯,知道這本書也是相關(guān)題材,主題如張的小說含有“土改”、“革命”、“饑荒”字樣,如董的小說涵蓋四川農(nóng)民、方言與鄉(xiāng)村,便很想找來閱讀。可這本書實在太神秘了,不單國內(nèi)沒有出版,海外也鮮有介紹。當時在網(wǎng)上只能搜到由綠野出版社(Greenwilds Press)出版的版本,而搜綠野出版社,又只能搜到出版了這一本書。這種循環(huán)更讓人覺得別有意味。

一位書友知道我惦念此書已久,今年年初寄送給我。真是莫大驚喜。

初讀《玫瑰壩》時,仍在不時和前面提到的作品對照。這本小說寫作風格樸實,剛開始讀的時候,覺得沒有其他作品那樣有誘惑力,但很快我就忘記別的作品,沉到書中,如穿隙過林,忽然眼前一亮,一個豐富厚重的世界展現(xiàn)在眼前。

故事的背景是四川的一個鄉(xiāng)村,雖然叫作“玫瑰壩”,但我仍從字里行間及人物的語言特點中,知道它大概的位置。這并不重要,作者細膩的刻畫讓讀者都能完全感受到那一個獨特的世界。

那是一個半與世隔絕的鄉(xiāng)村,是舊中國的一個縮影,有知識的士紳、樸實迷信的鄉(xiāng)民、為惡的山中土匪、稱霸鄉(xiāng)里的保長。這樣一個小世界,跟董時進《兩戶人家》里描述的狀況頗為相似,正好那本書也是展現(xiàn)20世紀初的四川鄉(xiāng)村。勤勞的農(nóng)民的最大心愿便是買田置業(yè),把家業(yè)一代代傳下去。士紳受過良好的私學教育,信奉傳統(tǒng),多行善事,自覺維護鄉(xiāng)里的穩(wěn)定。小商販薄利經(jīng)營,因常與外界聯(lián)系,眼界開闊一些。這個世界,雖有惡人土匪,但仍秩序井然,鄉(xiāng)人們相信生死輪回、善惡有報。但這個封閉安寧的世界,很快被打破了。

《兩戶人家》也詳細展現(xiàn)了這樣的傳統(tǒng)社會,截止于五十年代,但因為讀者知道之后他們會遇見什么樣的命運,因此越是讀到他們?nèi)绾胃鹘?jīng)營、安居樂業(yè),越為他們的未來心酸神傷。

《玫瑰壩》則不同,直接展現(xiàn)了后面的這個過程。

小說開始已是1950年,國民黨軍隊節(jié)節(jié)敗退,共產(chǎn)黨的軍隊就要到達。敗將逃往緬甸,但玫瑰壩的地主士紳王秉文并不愿意逃走,他雖然知道像中國其他地方一樣,土改必將進行,但他覺得問心無愧,便捐了一些土地給寺廟,其他的土地準備交給政府。

他也做了最壞的打算,為年輕的妻子和襁褓中的孩子著想,跟族長交涉,如果將來他有不測,讓他們同意妻子改嫁,以謀生路。他也將家中錢財換成金銀首飾,想著如果沒收了土地這類“生產(chǎn)資料”,這些“生活資料”還可以讓妻兒生活幾年。

土改干部來到的時候,雙方第一印象都還不錯。通過簡單交談,年輕的干部以為這位田邊的老人是位飽學的私塾老師,王秉文覺得干部文雅有學識,他因此更加放心,憑常識判斷,土改隊決不會濫殺無辜,他很愿意配合土改,期望能有一個更好的清明社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