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自毀模式(1)

少有人走的路3:與心靈對話 作者:(美)M·斯科特·派克


在前來治療的人中,不少人有受虐狂傾向。我不是指他們從身體的痛苦中獲得性快感,而是指他們純粹是在以某種奇怪的方式慢性自毀。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有這么一個人,他杰出而能干,在他的領(lǐng)域里升遷得很快,26歲即將成為公司最年輕的副總時,他卻做出了一些絕對可恥的事情。事發(fā)后,他被辭退了。由于出色的工作能力,他很快又被另一家公司聘用了,又是飛快地升遷,在28歲,恰好又要被提升時,他重蹈覆轍,再次被解雇了。第三次出現(xiàn)這種情況后,他開始意識到自己可能陷入了某種自毀狀態(tài),一種受虐狂的模式。

另一個例子是關(guān)于一個女人的。她漂亮迷人,出色能干,但是,她卻不停地與一個又一個注定不成器的男人約會。

陷入這種慢性自毀狀態(tài)的人通常也是廉價寬恕的犧牲品。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總是在說:“噢,我沒有很好的童年,但是我的父母都盡力了?!?/p>

為了解釋為什么廉價的寬恕毫無功效,為什么真正的寬恕有助于你從自毀的陷阱里逃脫,我首先要解釋,構(gòu)成受虐狂的基礎(chǔ)是什么。要想說明這一點,最好的方式就是回顧一下孩子們的心理動力因素,這些因素對成人來說是心理疾病,在孩子們當(dāng)中卻顯得很正常。拿4歲大的約翰來說,他想在客廳里玩泥餅,而媽媽說:“不,約翰,你不能玩那個。”

約翰堅持說:“不,我要玩?!?/p>

媽媽還是說:“不,你不能玩!”

約翰跺腳上樓,哭著進了自己的臥室,“砰”的一聲關(guān)上了門,在里面哭起來。五分鐘后,哭聲停了,但他仍沒出來。半小時后,媽媽想自己該做些什么哄孩子高興。她知道,這世界上約翰最喜歡的東西莫過于巧克力冰激凌蛋卷了,于是她深情地做了一個巧克力冰激凌蛋卷送上樓去,發(fā)現(xiàn)約翰還躲在房間的角落生氣。

“瞧,約翰,我給你做了一個巧克力冰激凌蛋卷。”她說。“不要!”約翰嚷道,“啪”的一下把蛋卷從她手上打落。

這就是受虐狂的反應(yīng)。約翰在最喜歡的一件東西唾手可得時,卻這么輕易地把它丟掉了。為什么?因為比起對冰激凌的愛來,約翰當(dāng)時對媽媽的恨更勝一籌。受虐狂就是這樣,他總是偽裝成施虐狂,假裝仇恨,假裝發(fā)怒。前面所說的那個能干的男人,在提升之際以自毀的方式斷送了自己的前程,這是因為他心中有恨,他心中的恨超過了他想要的一切。當(dāng)然,他自己無法意識到這一點,因為他童年的怨恨已深深地進入了自己的潛意識,不管他的意識是否能覺察,這種自毀的模式隨時隨地都在起作用。那個迷人而能干的女人也同樣如此,由于她沒有真正寬恕自己的父母,童年的陰影一直跟隨著她,她根本無法擺脫。童年一盎司的陰影,長大后就會變成一千噸的自毀,而要消除其危害,就要做到真正的寬恕。所以,我說寬恕最大的受益者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