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并不復(fù)雜,在這樣的門店,每個銷售都有自己的老顧客,其他銷售是不能搶老顧客的。
與蘇鐵同時期進店的銷售接待了蘇鐵的老顧客,然后把業(yè)績記到了自己的名下。
蘇鐵找到對方,很認真地告訴她:“搶顧客的事情,從來都是老店員對新店員做的事,那時我們都被欺負,一起覺得不甘,可是你回過頭就用這一招來對付我。這個業(yè)績我可以不要,但我必須要告訴你,從今天開始,我們不再是朋友,而且,你未來所有的顧客都是我蘇鐵的?!?/p>
蘇鐵冷靜敘述的時候,像極了電視劇中暗流涌動的轉(zhuǎn)折劇情,我甚至能想象到另一個店員尷尬的表情和不知所措的樣子。
我問蘇鐵:“為什么你要直接告訴對方呢?”因為在我的印象中,蘇鐵凡事都往樂觀了想,從不生氣,更談不上攤牌一詞。
她說:“我終于想明白了,所有因為某人而讓自己生氣的事情,一定要說出來。不說的話,自己越想就越生氣。說出來之后,自己踏實了,對方就會變得不踏實。這種一舉兩得的事情,干嗎不做?!?/p>
我問:“你就不怕得罪她嗎?”
她想了想說:“既然她都這么對我了,就是沒把我放在眼里,在她心里已經(jīng)沒把我當朋友了,我為什么還要騙自己呢?更何況,如果要用銷售業(yè)績來說話,我有信心超過她?!?/p>
蘇鐵說完這一番話之后,同期的店員立刻找領(lǐng)導(dǎo),把她的業(yè)績換到了蘇鐵的業(yè)績里。
這個90后的蘇鐵給我做了一個榜樣。如果心里因人不爽,最好的辦法就是說出來告訴對方。一來自己不會再糾結(jié),二來可以讓對方糾結(jié),三來如果對方并不因此糾結(jié),就證明對方壓根兒不在意你,那你又何必要為不在意你的人影響自己的心情。有話就說的人不是直腸子,而是不會讓自己辛苦的透明人。以前我管90 年的蘇鐵叫妹妹,自從她如此處理事情之后,我開始在心里把蘇鐵當成同齡人。我想,年齡從來不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成熟的標志,一個人是否成熟來源于他是否了解自己所作所為的目的,來源于他是否敢承擔(dān)所做決定的后果,來源于他對自己的了解與信任程度。
仍然忍不住想,如果當年的我能像如今的蘇鐵一樣,33歲的我會不會變得不太一樣啊。
蘇鐵現(xiàn)在仍然在那間奢侈品門店做銷售,是去年該品牌北京地區(qū)年度銷售冠軍。她本來有機會升職為副店長,但因為常常不按常理出牌,所以沒有被升職,仍然干著銷售的工作。我問她為什么不做副店長呢?她說:“只要我現(xiàn)在收著就能升職,但我想看看自己放開了工作,究竟能做到什么樣子。做副店長對我來說不難,但持續(xù)做一個好銷售有點難,你明白的,對吧?同哥?!编?,我裝作很明白的樣子,點點頭,心里想90后真嚇人,如果你還把他們當成小孩兒的話,自己怎么被他們埋了都不知道。
20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