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的思維力量有多強,看一下中國手機網民在網民中的占比就知道了。2013年,中國網民6.2億人,其中手機網民5億人,占比約81%。一年前這一比例是約65%,5年前是約40%。驚人的變化已經開始了。
移動互聯(lián)思維是生活的思維
技術可以讓財富直線增加,同時利用技術還可以避免平常生活中難以避免的損失,這其實是將技術外部化了。如果將技術內生化,我們便會發(fā)現(xiàn),以移動互聯(lián)為主導內容的技術創(chuàng)新已經成為人類自身需求的一部分了。換句話說,移動網絡已經成為生活的必需品,什么是必需品?就是離不開,上癮成性。游戲成癮,網購成癮,一小時不刷微博就心中發(fā)慌、10分鐘不看微信則心神不寧。國際網絡互通曾經被無數人當成終生奮斗的目標,INTERNATIONAL(戲謔“網絡國際化”)已經實現(xiàn)了。如此看來,網絡已經徹底改變了人的本性。
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于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中提出人類有5種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xiàn)需求。
世人給馬斯洛最高的評價是:“正是由于馬斯洛的存在,做人才被看成是一件有希望的好事情。在這個紛亂動蕩的世界里,他看到了光明與前途,他把這一切與我們一起分享?!钡@評價不完全正確,馬斯洛沒有看到網絡消費帶給人們的深刻影響,也就沒有看到光明與前途。
因此,大膽設想,如果馬斯洛還活著,他一定會將網絡需求看成人類的一大需求(見圖1–2)。當然,他也可能認為網絡消費不是單獨需求,而是歸為生理需求,因其與食物、空氣一樣不可或缺??梢哉f,移動互聯(lián)思維成了生活的思維,它與食物、空氣一樣,是現(xiàn)代人類須臾不可離開的。
移動互聯(lián)思維的邏輯基礎
新技術革命時代的思維現(xiàn)在變成了一個特別重大的課題。一個人如果不使用微信、沒聽說過大數據,就好像生活在石器時代。其實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使用微信的人并不一定形成移動互聯(lián)思維。在這喧鬧之中,理性地思索技術與生活方式的革命從何而來,又往哪去,又會如何演化的人并不多。理性的思考其實是拋開各色具象,進行抽象剖析,需要建立分析的基本邏輯基礎。有了共同的邏輯基礎,才不會出現(xiàn)無謂的爭論,探討新的技術革命下的思維才不會產生不必要的損耗。
技術革命對人類思維改變的過程是這樣的:
第一步,個人被信息賦值。新技術革命最重要的標志就是數字化生存,個人被賦值。此值因為具有共同的源代碼,而可以被同伴接收,從而為下一步聚合式擴散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