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寸山河一寸血(3)

中國,被遺忘的盟友: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戰(zhàn)爭全史 作者:(英)拉納·米特


這些負面看法集中體現(xiàn)了英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外交官的態(tài)度?!爸袊畷古_,但中國卻會長存”的觀點是西方長期以來的清晰觀點。他們認為,對傳統(tǒng)綿延不絕的“契丹”國(“契丹”,中世紀歐洲對中國的稱謂?!g者注)而言,現(xiàn)代政府是格格不入的。有些人始終難以接受“國民政府是現(xiàn)代新中國土生土長的產(chǎn)物”的觀念。麥基洛普的備忘錄也勉強承認,國民黨的問題并非都是它自己造成的,一個走向現(xiàn)代化的政府只有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才會放棄其經(jīng)濟資源及國外先進技術(shù)。但這一點令西方列強頗感不安,因為它暗指西方列強應(yīng)該受到譴責。英國最不想看到中國發(fā)生戰(zhàn)爭。歐洲的處境日趨暗淡,接下來的幾個月里,英國首相內(nèi)維爾·張伯倫即將踏上命途多舛的慕尼黑之旅,最終更是為了取悅希特勒而將捷克斯洛伐克的幾個地區(qū)拱手相讓。麥基洛普的備忘錄中的言辭有頗多自相矛盾之處,暴露了這些外交官們心中的不安。麥基洛普是在為英國的不作為尋找借口。對蔣介石政府而言,他們面對的挑戰(zhàn)就是去證明麥基洛普的悲觀預(yù)測是錯誤的。而事實上,也有像羅伯特·豪這樣的英國外交官寫信給英國外交大臣安東尼·伊登,表示反對麥基洛普的觀點,稱中國不應(yīng)該得到“特殊裝備”,但英國中立派也不應(yīng)該限制國民黨對武器的進口。

外界對中國抗日的評價依據(jù)的往往是中國民眾的士氣。作為中國媒體界的杰出代表,杜重遠需要做的就是凝聚人心的工作。他鼓勵他的讀者堅持抗日斗爭,但也會毫不留情地批評抗戰(zhàn)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待在大同的日子里,他遇到三五個受傷的士兵,這些人都是湯恩伯將軍手下的士兵。1937 年8 月中旬,在北平西北45 公里的南口鎮(zhèn),湯恩伯率軍英勇作戰(zhàn),損失士兵2.6 萬人。他幾乎沒有獲得中央軍的支持,因為蔣介石覺得北方大勢已去,于是再次將其最精銳的部隊留守華中作戰(zhàn)。士兵們向杜重遠訴苦,揭露他們的艱苦努力是如何因為缺少物質(zhì)支持而付諸東流。杜重遠是這樣向讀者描述這場敗仗的:

南口陣地本極險要,惜乎(第)二十九軍駐防時絲毫未建工事。我軍開到南口,一方作戰(zhàn),一方施工,在機槍炮彈之下施工,如何得手?且吾方無飛機無高射炮,敵人飛機來轟炸時,只有站著等死……這樣的慘烈犧牲不知若干。每天只進一食,因輸送伙夫彼時被敵機炸死。而最覺凄慘者,當吾方退卻時,許多重傷的弟兄們無人照管,有的匍匐于道旁,有的飲槍自殺,最后吾等雖僥幸歸來,而商廟開門,無人過問,請問吾輩為誰而戰(zhàn),為誰犧牲?

發(fā)現(xiàn)所到之處普遍缺乏抗戰(zhàn)熱情,杜重遠感到十分痛心。他為遇到的士兵提供了一些資助,找車將他們送往太原。他嘆道:“此次在大同所見種種現(xiàn)象,至為痛心,傷兵之慘狀如此,民智之閉塞如彼,而一班腐化軍官,猶復(fù)計算在此次戰(zhàn)爭中可得若干糧秣,若干貼餉,手拿算盤的軍人們,如何可以作戰(zhàn)?”回太原的旅程并沒有緩解他的悲觀:“不料道路越走越壞,又走到天昏地暗……(車子)幾乎滑到崖下?!庇谑谴蠹抑坏孟萝嚥叫?,在泥濘的土路中一路跋涉,直到凌晨1 點才到達目的地。他進入山西飯店后嘆道:“真有出地獄而入天堂之感,一夜的酣睡,非筆墨所能形容了?!?/p>

汽車行到險處常令人不寒而栗,乘坐火車又會出現(xiàn)各種問題,還有種種不適,但跟殘酷的戰(zhàn)爭相比,這些似乎微不足道。不過,盡管戰(zhàn)爭是改變沖突的關(guān)鍵所在,但跟戰(zhàn)時的日常生活相比,它并不占主要地位。20 世紀全世界發(fā)生了多次戰(zhàn)爭,發(fā)生在中國的也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對國民黨來說,報刊是傳播輿論的有力武器,杜重遠的專欄就是這一武器的組成部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