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把路人變成貴人(4)

20歲,光陰不再來 作者:(美)梅格·杰伊


不僅是我們認識的人和朋友圈會影響我們,就連我們溝通的方式也會因為交往圈而有所不同。強連接的朋友圈里都是自己人,溝通時自然傾向于簡單卻不完整的“限制語法”(restricted speech),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圈內(nèi)行話”。比如“拇指族”在發(fā)短信時都知道FTW是“for the win”(萬歲)的,而IT人士都知道JIT是指“just in time”(即時生產(chǎn))的意思。

同一個朋友圈的人不僅習慣用相同的俚語,而且基本上三觀雷同。他們可能念同一所學校,或者抱著對愛情一樣的態(tài)度,甚至看同一個類型的電視節(jié)目。無論是什么特別原因讓我們?nèi)绱讼嗨?,總之,常和強連接的人混在一起,會局限我們認識的人脈、知道的事情、講話的方式,最終禁錮我們的思想。

而另一方面,因為弱連接與我們之間的差異,讓我們溝通時必須選擇“精致語法”(elaborated speech)。使用“限制語法”的前提是聽者與說者的認知背景相似;然而“精致語法”則不然,它不會假定聽者和說話者會用相同的方式來思考,或說知道相同的信息的。當和弱連接說話的時候,我們需要說得更加全面。這就需要更多的言語組織和反思。像“你知道的”的收尾語也會更少,一句話再也不會那么輕易地草草結(jié)束。不管我們談論的是職業(yè)話題,還是對愛情的思考,我們都得把自己要說的說得更加全面具體。這樣一來,弱連接就會促進——有時甚至可以說是迫使——我們提升并且改變思維。

》你的“弱連接”在哪里

有這樣一個故事:

柯爾大學一畢業(yè),就迫不及待地享受他20多歲的人生,一如一放暑假就馬上把學校拋在腦后的高中生。作為一個標準的理工男,柯爾的本科歲月都花在了解方程式上,每次看到其他專業(yè)的同齡人在大學里都玩瘋了,柯爾就感覺自己的大學生活簡直太蒼白了,一定要在畢業(yè)后補回來!

于是這家伙打算趁著年輕,先在畢業(yè)后玩兩年再想其他打算。他在一家問卷調(diào)查公司找了一份普通差事,上班打卡,下班打卡,不用花太多心思。同時,他和一票朋友合租,其中有些人沒念過大學。幾年下來,這些人成了柯爾的“小圈子文化”。

我們沒事兒就聚在一起喝酒聊天,像所有憤青一樣,抱怨工作,抱怨社會,對所有事兒都唱反調(diào)……全都一個鼻孔出氣,就差穿一條褲子了。他們沒有人想過“未來職業(yè)規(guī)劃”到底是什么,當然我也一樣,覺得自己很屌。那時我每天只關心下一場籃球賽什么時候開打,其他都不多想。我以為大家都跟我一樣,因為我碰到的每個人畢業(yè)后都是這么干的。

后來我陸續(xù)聽到一些大學同學的消息,某某某離開銀行業(yè)自行創(chuàng)業(yè),誰誰誰在谷歌平步青云之類。我心里有些不平衡:“就那小子?太不公平了吧?想當年哥在大學挑燈苦讀的時候,他還在人類學系當屌絲呢!”不過,事實證明他在畢業(yè)后,利用20多歲的歲月做了很多努力,而我卻一直原地踏步。我不想承認,但其實沒多久之后,我開始想跟那些人一樣,花時間干點正事兒,只是當時我不知道該怎么做。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