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去超市,無意中看到一則花生油的廣告,明確標注著“本花生油不含膽固醇”。這真是滑稽透頂!因為任何植物性的東西,比如植物油、豆制品、蔬菜水果之類的,都是不含膽固醇的,膽固醇只在動物性食物中存在!但這樣在廣告中特意提出,就似乎暗示著其他植物油含有膽固醇似的,靠這樣的創(chuàng)意來吸引購買者,實在不厚道。
本能的、分內的事情向來不必刻意強調,比如做人就不能殺人放火,做官就不能貪污腐敗,這是常規(guī)、常情,哪用特別提醒?!一旦用最初級的文明標準要求人,要么是對正常人性的羞辱,要么是暗示社會環(huán)境的極度惡劣,比如一個五星級飯店的大堂,如果設立著“不能隨地大小便”的明確警示,還有誰會成為它的客人。
之所以會把本能的、分內的事情拿出來說事兒,一種就像這個廣告的創(chuàng)意者,揣著明白裝糊涂,利用人們的無知,無中生有地制造荒唐概念,畢竟懂醫(yī)的、懂營養(yǎng)的人不多,人們會覺得是油就有短處,就容易把油脂和膽固醇畫上等號,商家便抓住這點做文章,把事物的本性當做長處來張揚。另一種原因是,為人做事的標準在逐漸降低,很多分內之事不得不強調。
毛澤東當年提出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現(xiàn)在看來無非是社交過程中最基本規(guī)則和禮儀,之所以成為當初的軍紀,是因為從農村初進城市的軍人確實欠缺這一點。從這個角度看似乎也就可以寬容下面這樣的滑稽要求了,日前有規(guī)定稱“公務員不能貪污腐敗”。按理說這應該是和“本花生油不含膽固醇”一樣的笑話,但因為腐敗貪污正在成為每天發(fā)生的正?!奥殑招袨椤?,于是只好拿出來單說……當本能都需要特意扶植和提醒時,往往是一個生命或是一件事物生機的結束,不信可以看看大熊貓,它們的受孕過程都需要人為幫助,這樣的種群怎么可能長存?
有哲人說過,一個人出售的東西,離本能越遠才越高級,越有價值。所以勞心者讓人尊重,賣身者讓人不齒。原因是同樣的,本能的實施和體現(xiàn)無需成本,所以是低價的,不值一提的。只是這個鐵律在現(xiàn)今被逐漸顛覆,因此才會有賣身出名后的“華麗轉身”,和將植物油的本性當優(yōu)點傳揚的廣告創(chuàng)意。
就在這個“不含膽固醇”之后,又一個類似廣告推出,還是花生油的,這次更狠,在“不含膽固醇”之后,還有一句“不含黃曲霉素”。我的天哪!黃曲霉素是目前證實的最肯定的致癌物質,一般只出現(xiàn)在發(fā)霉變質的糧食中。一個堂皇擺在柜臺售賣的食用油,憑什么用含黃曲霉素的糧食榨油?又憑什么把不含這種有毒物質的最基本要求當成賣點?現(xiàn)在的“地溝油”已經(jīng)有了產(chǎn)業(yè)鏈,我估計,很快就能看到“本品不含地溝油”的廣告了。
九九歸醫(yī):一根油條的熱量大于一條清蒸雞腿
雖然不含膽固醇,但植物油也是油,油脂之所以不能多吃,除了膽固醇之外,還有一個就是熱量。在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三大營養(yǎng)物質中,脂肪的熱量最高,同等重量下是后兩者的一倍,最可以直接導致肥胖,不論是動物油還是植物油。一個嗜食油條的人,可能比愛吃清蒸雞腿的人,更容易成為一個胖子,因為一根油條的熱量是180千卡, 而一只清蒸雞腿才150千卡,就因為前者用了過多的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