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大自然是人類最好的老師(1)

蒙臺梭利教育全書(典藏版) 作者:(意)瑪麗亞·蒙臺梭利


伊塔德與野孩子阿維龍

《野孩子阿維龍的早期教育》是伊塔德的著名教育論文。論文通過大量富有戲劇性的教育細節(jié)描寫,敘述了通過適當?shù)慕逃椒ㄈ绾伟岩粋€人從原始自然狀態(tài)改造成正常的人。

阿維龍被企圖暗殺他的人拋棄在一個森林里,從小在大自然中長大,成為地地道道的一個野孩子。人們都以為他早死了,但大自然卻讓他神奇地活了下來。他赤身裸體,以野果為食,獨自在森林里游蕩。多年后,他被獵人發(fā)現(xiàn)后帶回巴黎。這時的阿維龍已經(jīng)不會說話,成了啞巴,智力像白癡一樣。當時有名的平納爾醫(yī)生斷定他不可能再接受教育。

伊塔德是一位通曉哲學的聾啞醫(yī)生。他有針對性地采用治療有聽力缺陷的兒童方法對阿維龍進行教育。剛開始,伊塔德認為阿維龍低能的表現(xiàn)是因為長期以來沒有與人類接觸、缺乏教育,而不是生理器官已退化導(dǎo)致的。伊塔德相信教育是萬能的。他信奉赫爾維修的理念:“沒有人的工作,人就不成其為人。”他反對盧梭的教育學觀點:“凡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到了人的手里就變壞了?!彼X得盡管有些教育方法是在糟蹋孩子,但好的教育總會對人有益處。然而,平納爾的測試告訴他,他將要面對的是一個白癡時,伊塔德的哲學理念就讓位于聽力缺陷治療和實驗教育學理念了。

伊塔德制訂了專門針對阿維龍的教育方案,分為社會生活和智力教育兩部分:首先,引導(dǎo)阿維龍從自然生活走向社會生活,然后再試圖對其進行智力教育。

事實上,阿維龍在我們認為可怕的大自然生活中找到了一種屬于他的真正的幸福。他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并從日月星辰、風霜雨雪中獲取到了快樂。大自然的一切都是他歡樂的源泉。我們不斷進步的現(xiàn)代文明生活確實拋棄了這其中的大部分。

為了教育阿維龍,伊塔德進行了大量細致耐心的令人欽佩的工作,充分滿足了阿維龍的需要,給他關(guān)愛。伊塔德還提到,阿維龍不會像正常孩子一樣走路,他只知道奔跑;當他帶著阿維龍上街時,他也只能跟在后面跑。阿維龍開始也不會說話,他只會大聲喊叫。這時候伊塔德認為需要做的是通過展示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去誘導(dǎo)阿維龍,不斷地吸引他注意新生活,用新生活的魅力去感染他、征服他,而不是限制他、強迫他。任何讓阿維龍覺得是負擔和折磨的行為都可能讓他表現(xiàn)出抗拒和排斥,教育結(jié)果就會適得其反。

伊塔德對阿維龍沒有采用任何強制手段,而是通過展示社會生活的魅力來逐漸吸引他、感化他、改造他,結(jié)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伊塔德的親切關(guān)懷和愛撫最終感動了野孩子阿維龍,使他熱淚盈眶,從此不再沉溺于單純的大自然的樂趣,更多的時候他開始渴望人的關(guān)愛。有一天他離開伊塔德偷偷跑到鄉(xiāng)下,但后來還是心甘情愿地回來了,并顯出一臉懊悔的樣子,因為伊塔德為他準備了好吃的飯菜和溫暖的小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