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毛澤東揮淚別妻赴粵(1)

毛澤東與蔣介石 作者:葉永烈


珠江在緩緩地流淌,波光粼粼,像一條閃光的圍巾,圍在廣州的脖子上。

雖說已是臘月,這里卻無寒冬之感,街頭巷尾的大榕樹依然翠綠,姹紫嫣紅的花兒把這座五羊之城點綴成一座花城。

1923年歲末的廣州,春意欲來,理著平頭、留著八字胡的孫中山畫像和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幟隨處可見。國民革命軍戰(zhàn)士們戴著大蓋帽,背著長槍,在車站、橋頭、大樓前站崗。

不過,在廣州西南、珠江的一個小島——英租界沙面——還能見到英國的巡警。自從1840年鴉片戰(zhàn)爭洋炮轟開中國的大門之后,英國人在這里建起了一幢幢歐式小洋樓。

用黑色瀝青鋪成的新式馬路正在市內(nèi)伸展,公共汽車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街頭。只是那些小巷依然那般狹窄,連陽光都難以照進去。

不論是濃妝艷抹的小姐,還是臉色黝黑的女苦力,差不多都邁著一雙大腳。那年月在北方農(nóng)村還能見到的留長辮的男人,在這里早已絕跡。

一位身材頎長、穿一身灰布長袍、足蹬一雙黑布鞋的湖南青年,出現(xiàn)在廣州街頭。此人頭發(fā)長而密,眉毛卻稀疏,一雙眼睛大而明亮,下巴左側長著一顆醒目的痣。他手提行囊,腋下挾著一把油紙傘,那模樣頗似在“文革”中印行了9億張之多的劉春華筆下的油畫《毛主席去安源》的畫中之人。

子曰:“三十而立。”此時的毛澤東剛剛過了他的三十華誕。毛澤東出生于清朝光緒十九年(癸巳)十一月十九日,他向來過陰歷生日。直至20世紀40年代他的名聲大振之后,他的生日才被人們“譯為”公歷——1893年12月26日。此后,他才開始在公歷12月26日過生日。也真巧,1923年的12月26日,恰恰是陰歷十一月十九日。

他從長沙來。長沙小吳門外清水塘22號,住著他的妻子楊開慧、長子岸英以及出生不久的次子岸青。已成為職業(yè)革命家的他,風里來,雨里去,走南闖北,這一回難得在家中住了兩個月,對任勞任怨、獨力挑起家庭重擔的愛妻,算是莫大的精神慰藉。

無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依大陸習慣,稱國民黨“一大”,而臺灣則習慣于稱國民黨“一全”大會。本書為敘述方便,采用后一種稱謂)馬上要在廣州召開,作為湖南代表,他不能不前往那里。

毛澤東頗重感情,離別妻子之際,揮筆寫下一首情深意長的《賀新郎》,托出一顆赤誠之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