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定公問于孔子曰:“古之帝王,必郊祀其祖以配天,何也?”孔子對曰:“萬物本于天,人本乎祖。郊之祭也,大報本反始也,故以配上帝。天垂象,圣人則之,郊所以明天道也?!?/p>
【譯文】魯定公問孔子說:“古代帝王在郊外祭祖時一定要祭祀上天,為何呢?”孔子回答說:“萬物來源于天,人又來源于祖先。郊祭,就是規(guī)模盛大的報答上天和祖先的恩惠并反思自己根源的禮儀,所以祭祖時要配祭上帝。上天顯示征兆,圣人取法這些征兆,舉行郊祭是為了顯明天道?!?/p>
【感悟】這段話的核心是:“天垂象,圣人則之?!薄皠t”是效仿。天地萬物各自按照其規(guī)律運行,人類在社會生活中要很好地利用這些規(guī)律。說到底,學習不光是靠書本,而是靠勤奮、善于觀察和學習。
7.25孔子出游少源之野。有婦人中澤而哭,其音甚哀。孔子使弟子問焉,曰:“夫人何哭之哀?”婦人曰:“鄉(xiāng)者刈蓍薪而亡吾蓍簪,吾是以哀也。”弟子曰:“刈蓍薪而亡蓍簪,有何悲焉!”婦人曰:“非傷亡簪也,蓋不忘故也。”
【譯文】孔子到少源之野游覽,看到一位婦人在水塘邊哭得很傷心。他派弟子前去詢問說:“您為何哭得這樣傷心呢?”婦人說:“我剛才割草時把簪子遺失了,所以悲哭啊?!钡茏诱f:“割草不小心遺失了不是很值錢的簪子,沒必要太悲傷啊?!眿D人說:“我并不是為丟失簪子哀傷,而是不能忘記送我蓍簪的故人。”
【感悟】物輕情意重!蓍草制作的簪子不值幾文錢,但那份情感卻是終身難以忘懷的。
7.26子曰:“夫易之生人、禽獸、萬物、昆蟲,各有以生?!?/p>
【譯文】孔子說:“陰陽相合產生人類、禽獸、萬物和昆蟲,因類不同,各有其生成方式?!?/p>
【感悟】蕓蕓眾生,各有各的生活方式,存在就是合理。人類要想很好地生活在這個環(huán)境中,就要尋找最適合發(fā)展的和諧共生方式。
7.27子曰:“歸乎!君子隱而顯,不矜而莊,不厲而威,不言而信?!?/p>
【譯文】孔子說:“回去吧!君子雖隱居林泉,但聲名顯著。不必故作矜持而自然端莊,不必故作嚴厲而自然威嚴,不說什么而人民自然相信。”
【感悟】一個人,如果能做到了“至禮不讓、至賞不費、至樂無聲”,就會“不矜而莊,不厲而威,不言而信”,那么無論居住在哪里,都會像芝蘭一樣芬芳,并感染到周邊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