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靠著它的胃行進”
1795年10月5日清晨,一位前程似錦、名叫拿破侖·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的炮隊軍官,受命指揮護衛(wèi)法國政府(即國民公會, National Convention)的軍隊。在法國大革命推翻君主政體之后,國民公會于1792年通過選舉而產生,但國內還有許多同情保王黨的人士。此刻,一支由3萬名保王黨員組成的軍隊,正向巴黎的杜伊勒里宮(Tuileries Palace)前進—那是國民公會成員的避難所。拿破侖立刻派遣一名騎兵軍官,運來40座大炮及炮手,到了破曉時分,他已經仔細而周密地將它們部署在宮殿周圍的街道上,并已填裝葡萄彈 。他的護衛(wèi)軍人數只有敵軍的1/6,而且在他指揮部隊時戰(zhàn)馬一度被敵人從下方射中。當保王黨的縱隊發(fā)動主要攻擊時,護衛(wèi)軍設法將他們導引向部署在教堂前方的主力槍炮排。拿破侖下令開火,炮彈的強大威力使保王黨士兵傷亡慘重,生還者紛紛轉身逃命。之后,拿破侖寫信給他的兄弟約瑟夫(Joseph)說:“一如往常,我毫發(fā)未損。我高興極了?!苯Y果證明,這場戰(zhàn)役是他軍旅生涯的轉折點。
幾天后,將護衛(wèi)政府的任務授予拿破侖的保羅·巴拉斯將軍 ,與拿破侖以及其他軍官一起出現在國民公會的成員面前,成員們想要表達其謝忱。在毫其他軍官一起出現在國民公會的成員面前,成員們想要表達其謝忱。在毫成員們想要表達其謝忱。在毫想要表達其謝忱。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一名從政者爬上高臺發(fā)言。他沒有感謝巴拉斯,反而宣稱當代的英雄其實是“波拿巴將軍,他只有一個早晨可以如此高明地部署其大炮”。拿破侖立刻成為名人,只要出現在公開場合,便會受到鼓掌喝彩。他隨即被拔擢為法國駐意大利軍隊的指揮官。接下來幾個月,他與奧地利人打了一場快速而殘酷的仗,將意大利北部的大部分地區(qū)納入法國掌控之下。拿破侖甚至定立了與奧地利的議和條件,盡管他并沒有正式的職權可以這么做。他立了與奧地利的議和條件,盡管他并沒有正式的職權可以這么做。他了與奧地利的議和條件,盡管他并沒有正式的職權可以這么做。他成為法國的民族英雄,并運用戰(zhàn)場上的成就來贏得自己在巴黎的政治影響力,為1799年的奪權鋪路。在意大利戰(zhàn)役之后,一位法國將領甚至形容他為“新的亞歷山大大帝”。
事實上,這個形容相當正確,因為拿破侖與當代其他將領的主要差異之一,便是他重新采用了亞歷山大的做法(以極簡的方式規(guī)劃后勤),而這個特色也塑造了他的軍旅生涯。誠如法國將領吉爾伯特伯爵(the Comte de Guibert)在18世紀70年代所指出的,當時的軍隊太過依賴其笨重的供應系統(tǒng)和補給站,或是軍用倉庫。他建議軍隊應該更具機動性,輕裝行旅,并且就地取材。吉爾伯特也說,依賴由職業(yè)軍人所組成的常備軍,即意味著大多數百姓都未受過使用武器的訓練。他預測:第一個發(fā)展出“強而有力的民兵部隊”的歐洲國家,將所向披靡。他的觀念最后盛行于世,但不是因為刻意計劃的軍事改革,而是因為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導致舊供應系統(tǒng)瓦解,迫使法國軍人必須在接下來的戰(zhàn)役中奮力自謀生計。
一開始,就地取材是不得已的做法,但法國軍隊很快便將它發(fā)展成有組織的系統(tǒng),以便征調并聚積糧食、飼料和其他物資。誠如拿破侖自己對一位將領解釋的:“從軍隊所行經的區(qū)域取得糧草,是指揮官的職責?!眰€別的連會在下士或中士的命令下派出8~10人,執(zhí)行少則一天、多則一星期的搜尋工作。這些搜尋糧秣的隊伍,會在行進中的軍隊前鋒的后方分散開來,從鄰近的村莊和農場征調食物,有時會付給當地人金子,但更常使用的是“指券”,亦指券”,亦券”,亦即收據—理論上,一旦戰(zhàn)爭結束,人們就可以拿這些指券要求賠償。(然而,“像指券一樣毫無價值”的說法,顯示在實際上,真正獲得賠償的情況極少發(fā)生。)搜尋隊伍接著回到各自的連中,分發(fā)他們所搜集到的物資,食物通常被煮成燉菜或熬成湯。比起過去漫無章法的劫掠,這種做法所造成的浪費更少。法國士兵很快就變成專家,善于尋找隱藏的糧倉,并評估在某地區(qū)可取得多少食物。“居民將所有的東西埋在森林或房舍的地底下,”當時的一位法國士兵說:“在費了一番功夫搜尋后,我們發(fā)現其藏匿處。通過用槍托來查探,我們找到了各式各樣的糧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