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食物戰(zhàn)爭(3)

舌尖上的歷史 作者:(美)湯姆·斯坦迪奇


蘇聯(lián)試圖用各種方式阻撓空運補給:派飛機貼近英美運輸機,進行騷擾;釋放擋路的阻攔氣球 ;造成無線電干擾;對前來的運輸機打探照燈,有時甚至向它們附近的空中開火。但是,蘇聯(lián)從未過分到擊落盟軍任何一架飛機。同時,駐守柏林的士兵和飛行員—幾年前,他們曾以敵軍占領者的身份抵達這座城市—則與市民緊密結合在一起,護衛(wèi)市民的自由。飛行船降落在柏市民的自由。飛行船降落在柏的自由。飛行船降落在柏林中央的一座湖上,送來了鹽,因為鹽的侵蝕性太強,不能用其他飛行工具載運;柏林人劃槳前來向飛行員獻花。一位名叫蓋爾·哈佛森(Gail Halvorsen)的美國飛行員,開始在每次飛越柏林時,將巧克力棒、糖果和口香糖綁在手帕做成的小降落傘上從機窗投下,因而成為柏林兒童心目中的英雄。很快地,其他飛行員紛紛起而效之,哈佛森的個人冒險行動于是贏得官方認可。超過3噸來自美國廠商供應和美國兒童捐贈的糖果被空投到柏林。當美國和德國采取一致的立場對抗共產(chǎn)主義時,強調(diào)美國兒童與柏林兒童之間的聯(lián)系,為空運行動賦予了極高的宣傳價值。

事實上,供應給西柏林的糧食,被用來當作對抗共產(chǎn)黨的武器;這一點,在道格拉斯公司(Douglas)于1949年制作的海報上得到明確的肯認。道格拉斯也是空運補給主力機型C-54運輸機的制造者。海報上畫著一個女孩兒舉起兒舉起舉起一杯牛奶,而天空中還有好幾百杯牛奶從經(jīng)過的飛機上飄落下來。在斗大的標題“牛奶……民主的新武器!”之下,海報解釋:“在今日為柏林而進行的外交戰(zhàn)役中,美國空軍使西歐數(shù)百萬民眾得以繼續(xù)懷抱對于民主的希望。自從去年6月以來,美國飛行員—他們所駕駛的幾乎全都是道格拉斯型運輸機,已將50多萬噸的物資傾倒入柏林市。”

1949年春,特納將軍決定舉辦一場壯觀的“復活節(jié)游行”(Easter Parade),以展現(xiàn)盟國無論持續(xù)多久都將繼續(xù)進行空運補給的堅定承諾。到了19 9年3月,每日運送量已超過6000噸,但特納設定了更遠大的目標:要在4月17日復活節(jié)當天運送1萬噸物資。維修時間表已排定,以便讓當天有最大數(shù)量的飛機可用,各機場的工作人員也準備要打破之前的記錄。地面工作人員和飛行員決心超越1萬噸的目標,結果在這次行動中,總共運送了12 940噸物資。這個成果鮮明地展現(xiàn)了空運補給行動的潛力,以及執(zhí)行此任務的人員的堅定承諾。以“復活節(jié)游行”為主題的報道,傳遞了一個清楚的信號道,傳遞了一個清楚的信號,傳遞了一個清楚的信號給蘇聯(lián)政府,并促成新一輪的協(xié)商;談判過程中,蘇聯(lián)終于同意從1949年5月12日開始解除對西柏林的封鎖。以運送為目的的飛行并未立即結束,但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逐漸減少,以確保此作業(yè)在必要時能再度增強。最后一次飛行發(fā)生在9月30日。空運補給進行了15個月,在此期間,約莫230萬噸的物資在此期間,約莫230萬噸的物資在期間,約莫230萬噸的物資在超過27.5萬次的飛行中被運送到柏林。隨后的談判未能針對德國或柏林的未來達成協(xié)議。柏林危機促使西方各國在1949年4月4日成立軍事聯(lián)盟,即“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簡稱NATO),為接下來幾十年的僵局鋪了路—對立的一方是美國及其盟國,另一方則是蘇聯(lián)及其盟國。這場冷戰(zhàn)的首役并不是用子彈或炸彈來打的,而是用牛奶、糖果、鹽和其他食料與物資。接下來的40年間,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與蘇聯(lián)的武裝力量之間從未發(fā)生過直接沖突。相反地,戰(zhàn)爭以間接的方式進行:通過雙方附庸國之間的戰(zhàn)爭,通過宣傳,并運用意識形態(tài)的武器—包括食物在內(nèi)。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