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都在哪里打?”
面試者回答了一個著名的體育場,剛巧,我每天上班都會路過。
“哦?什么時候去打球呢?”
“晚上。我特別喜歡在寂靜的籃球場上,在燈光的照射下,一個人輾轉(zhuǎn)騰挪,享受那種獨自一人運動的快樂?!?/p>
我沒有再追問下去,一同參與面試的同事也沒有就此再次詢問。因為,在這個問題上,引起了我的疑慮:籃球這種群體對抗運動,怎么會是一個人的享受呢?我不懂。難道,是我這個“80前”太落后了嗎?我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這里,我不是在單純講述怎樣去回答一個類似的面試問題,而是想提請讀者注意:如果你說你在某些方面具有興趣或者愛好,那么你至少應該知道,自己愛好的原因;如果你說自己在某些方面具有特長,那么你應該知道你特長的水平程度以及它可能反映的多方面的內(nèi)容。
更重要的是,你要非常明白:你填寫的每一個問題,都可能引起面試官的興趣,而且他可能會在這方面發(fā)問。
多年以前,我曾經(jīng)是一個文藝青年。那時候,很多人都熱烈地追求藝術(shù)院校,我也就跟大家一起去碰運氣,看看能不能找到一個進入藝術(shù)大門的捷徑。在填寫簡歷的時候,我寫了自己喜歡閱讀中外藝術(shù)史上的名著。說實話,就是在今天看來,這寫得也夠大膽的。于是,在面試的時候,主考官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你喜歡閱讀中外名著?”
“嗯,是,我讀過一些。”(我的回答總還算是謹慎,沒有說出自己早已遍覽的那些古今中外名著的名稱。)
“那么,你比較喜歡哪類作家的哪類作品???”
“中國古典的,我喜歡司馬遷《史記》中的《游俠列傳》;現(xiàn)代作家的,我喜歡曹禺,比如《雷雨》;外國的,我喜歡十九世紀俄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的作品,比如果戈理、屠格涅夫、萊蒙托夫、車爾尼雪夫斯基等?!?/p>
“果戈理的作品,你看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