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2月25日凌晨,克里姆林宮內(nèi)救世主塔(Savior Tower)上的大鐘鳴響了夜半鐘聲。這是儀仗衛(wèi)隊每小時換班的信號,衛(wèi)隊守衛(wèi)的是花崗巖筑成的巨大陵墓,里面沉睡著蘇聯(lián)的建立者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那不朽的軀體。深夜在紅場散步的人,有的是本國的,有的是外國的,他們好奇地圍觀身穿大衣的哨兵們像牽線木偶一樣踢著正步,高舉手肘,走向救世主門(Savior Gate)。接著,新的一班哨兵出現(xiàn),接管官方所稱的蘇聯(lián)第一哨。
在這個干燥、寂靜的星期三早晨,許多旁觀的看客都沒有戴帽子。以莫斯科仲冬的標準來看,這天的天氣應(yīng)該算是溫和的,氣溫大約零上一度。12月早些時候,溫度最低達到華氏零度,而三天前的一場漫天大雪過后,這樣的嚴寒也被帶走了。[1]卵石鋪就的偌大的廣場上,積雪已經(jīng)清掃一空,但在圣·巴茲爾大教堂通體透亮的洋蔥形屋頂和克里姆林宮高大磚墻上的燕尾狀垛口上,殘雪仍在太陽的照射下閃著微光。[2]在克里姆林宮內(nèi),飄揚著蘇聯(lián)紅旗的參議院大樓屋頂邊緣還殘留著積雪,站在紅場上可以清晰地看見紅旗上的金色錘子和鐮刀標志。自1918年俄羅斯首都從彼得格勒遷回莫斯科后,紅旗就一直飄揚在那里。
一小群人聚攏在紅場的西北角,靠近圣·尼古拉斯塔的地方。其中許多人都舉著燭光搖曳的蠟燭,緊靠在一群美國傳教士周圍,傳教士們正在舉行一個午夜儀式。身穿白袍的中年牧師手捧一本碩大的《圣經(jīng)》,大聲朗讀。這些傳教士特地在今年的圣誕夜來到俄羅斯,在官方仍是無神主義的蘇聯(lián)紅場上慶祝耶穌的誕辰,這是他們過去做夢都沒有想過的事情。
在克里姆林宮內(nèi)靠近軍火庫塔(Arsenal Tower)的地方,樹立著一棵高大的yolka,也就是一棵新年杉樹。很多外國人將它誤認為圣誕樹。然而,在俄羅斯,正統(tǒng)的圣誕節(jié)是在1月7日,按照舊的儒略歷來計算。
雖然如此,在離此十五分鐘腳程的小盧比揚卡街(途中會經(jīng)過令人恐懼的克格勃總部那黃色新文藝復(fù)興風格的門面),俄語版的《齊來崇拜歌》(O, Come All Ye Faithful)旋律已經(jīng)飄散在夜空中。在歷經(jīng)百年滄桑的圣·路易羅馬天主教堂,一千多名禮拜者正在舉行子夜彌撒,他們擠進放置在矮石柱間的十八排木制條凳之間,石柱擋住了圣壇。門邊的一則通知上寫著:“如果你正承受痛苦,如果你厭倦了生活,那么,至少你要知道,救世主還愛著你?!币晃恢鞒謨x式的牧師對這一天的歷史性質(zhì)和“我們的政府回歸到一個正常的、基督教的世界”表示出極大的熱忱。
索菲亞·佩昂科娃是一個定期進行禮拜的人,她說教堂的會眾在以前大多數(shù)是外國人,但是,她注意到在最近兩年內(nèi),許多俄國人也開始來做禮拜了。[3]八十二歲的尤利婭·馬薩絲哈亞告訴一個參觀者,這是她自從八歲即1917年十月革命以來,第一次來到一座莫斯科的天主教堂。她低聲喃喃道:“我從來沒有感覺這么好過,就像是終于回家了?!盵4]
儀式結(jié)束后,禮拜者們紛紛離開,莫斯科昏暗的街道又會沉寂幾個小時。不過,早在破曉前,就有成千上萬的人從這座城市陰森的公寓樓里涌出。他們身穿有襯里的大衣,系著領(lǐng)帶,帶著裘皮帽,一步一步踩著冰冷刺骨的雪泥去趕早班電車和地鐵。為食物奔波的一天又開始了,這樣的日子,莫斯科的市民們已經(jīng)過了好幾個月了。他們最重要的目標是找到通宵發(fā)放食物的地方。夜色中,他們在臟亂的商店外焦躁不安地排著隊,苦苦等到的可能是一片面包,一根瘦得皮包骨的雞腿,或是一些蔫遢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