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弱女喻薄酒(1)

迷死人的故事 作者:鄭培凱


陶淵明有一首名詩《和劉柴?!?,是大家耳熟能詳?shù)?,一開頭是:“山澤久見招,胡事乃躊躇?直為親舊故,未忍言索居?!币馑己芮宄褪撬闹幸恢毕胫搅蛛[逸,只是因為家人親舊放不下,人際關(guān)系還有待照顧,無法一走了之。這種心存隱逸的念頭,在他的《始作鎮(zhèn)軍參軍經(jīng)曲阿作》就明說是青年時期已有:“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被褐欣自得,屢空常晏如?!痹谒o官回鄉(xiāng)的《歸園田居》第一首,說得更清楚:“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p>

這首詩的主題很明顯,結(jié)尾兩句表露無遺:“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比松贇q,到頭來身軀固然死滅,功名也同樣消散了。雖然有人(如方宗誠的《陶詩真詮》)以為淵明的態(tài)度是儒家的“君子居易以俟命”,是在山林中“內(nèi)圣而外王”,我還是認(rèn)為關(guān)鍵在淵明洞察自然生死變易的豁達(dá),達(dá)到人生意義的超脫。

詩中有一句“弱女雖非男”,最招注釋者爭論。有說“弱女”喻薄酒,有說指劉柴桑無子,有說淵明指自己的女兒,莫衷一是。龔斌的《陶淵明集校箋》認(rèn)為弱女喻薄酒比較恰當(dāng),因為經(jīng)過仔細(xì)考證,可知劉柴桑與陶淵明都有兒子。我卻覺得,以弱女喻薄酒(同理推之,則男兒就是醇酒了?),雖然牽強(qiáng),也不是不可能。不過,考證劉與陶都有兒子,因此,詩句“弱女雖非男,慰情良勝無”中的“弱女”就一定不是活生生的女孩,就一定是隱喻,是薄酒,也未必太過武斷,邏輯欠通。

弱女喻薄酒,不是漢晉時代的通用典故。魏晉人品酒,有時以人的品格為比,并不分男好女壞。酒清為圣,酒濁為賢;好酒是青州從事,惡酒是平原督郵。這是當(dāng)時的說法。若說淵明首創(chuàng)“壯男為醇酒,弱女為薄酒”這樣的比喻,實在難以令人心服。因為詩人是很敏感的,如此生硬的比喻,要詩人去“始作俑”,硬憋出“弱女雖非男”一句來形容薄酒,未免有辱淵明的詩品。他難道不會說“酒淡亦可斟,慰情良勝無”或“薄酒雖非醇,慰情良勝無”嗎?陶詩不是自然本色嗎?為什么非要創(chuàng)出個“弱女”之典,以供品啜?

我說陶淵明詩《和劉柴?!分小叭跖m非男”的注釋,異說紛紜,并且質(zhì)疑“弱女”喻薄酒一說的論證方式,并不是說“弱女喻薄酒”就一定不可能。我要說的,是論證的方法與邏輯思維的脈絡(luò)。詩人寫詩,不是胡思亂想,胡蹦亂跳的;一首好詩用比喻,不但引喻不會失義,而且比喻在詩中的地位也一定恰確,正好呈顯全詩的藝術(shù)感染力。淵明是大詩人,《和劉柴?!肥呛迷?,我們讀詩也要心存敬意,在理解疑難的時候,不要武斷從事。孔子說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我們讀詩,有些字句不懂,也只好留點模糊空間,說不懂。有個別字句不完全懂,并不妨礙對全詩整體的理解,并不減弱讀詩的藝術(shù)感染。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