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弱女喻薄酒”的人,主要論據(jù)有二:一是男強女弱,因此,弱女就是薄酒。若說這就是“比”,是淵明始創(chuàng)之喻,我也只好說這是極為蹩腳之比喻,因為任何有作詩聯(lián)想能力的人就會接著想到“壯男是醇酒”,而這樣的聯(lián)想有損詩情的超逸。第二個論據(jù),則是考證劉柴桑與陶淵明都有兒子,而且淵明還有五個,指出“弱女雖非男,慰情良勝無”詩句,若“弱女”指的是女兒,則不通。奇怪了,為什么不通?
假如你有五個兒子,一個女兒,寫詩時想到女兒,說“女兒雖非男子,也聊勝于無”,就一定不通嗎?寫詩一定要如寫行狀,向世人報告:“吾有五男兒,慰情良勝無”嗎?
其實,我倒是可以告訴主張弱女喻薄酒的人,有一種采用內證的解釋比較有說服力?!叭跖m非男”前面的兩句是,“谷風轉凄薄,春醪解饑劬”。從詩情的敘述來說,谷風令人有凄冷之感,喝點新釀可以解解饑乏,因此,緊接著說的“弱女”或許可以指薄酒。只是淵明作詩,為什么突如其來,像發(fā)了神經(jīng)一樣,不說“薄酒雖非醇”,非要說“弱女雖非男”,非要發(fā)明“弱女喻薄酒,壯男喻醇酒”之典,就非我所知了。子曰,不知為不知。
讀詩不能過于深究,否則膠柱鼓瑟,成了淵明與朋友家庭的戶籍調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