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女如荼

雅言與俗語 作者:鄭培凱


古代沒有“茶”字,只有“荼”字,因此,說到茶的時候,就寫“荼”字。這造成了今天理解上古使用“荼”字的困擾;也使一些人在追溯飲茶起源時,以為《詩經(jīng)》里已經(jīng)說到了茶,一定就是今天的茶了。當然不是。

我已經(jīng)說過,《詩經(jīng)·邶風·谷風》的“誰謂荼苦”指的是草本的苦菜,不是木本的茶。《鄭風·出其東門》里也提到了“荼”,是不是茶呢?

當然也不是。假如是的話,難道“有女如荼”要解釋成“姑娘嘗起來像茶葉一樣苦”嗎?那么,荼字在這首詩中是指的什么呢?

全詩不長,如下:“出其東門,有女如云。雖則如云,匪我思存。縞衣綦巾,聊樂我員。出其阇,有女如荼。雖則如荼,匪我思且??c衣茹,聊可與娛?!鼻耙欢握f,出了東門,看到姑娘多得像云彩一樣,卻都不是我思念的。我思念的姑娘,穿著皎白的衣服系著青巾,可以使我高興。后一段是,出了城門,看到姑娘多得像“荼”一樣,卻都不是我所思戀的。我思戀的姑娘,穿著皎白的衣服系著絳巾,可以使我心娛。

這里的“荼”,是與前段的“云”相對應(yīng)的,用來形容繁多茂盛。不但不是茶,也不是苦菜,而是荼蓼,也就是朱熹說的“荼,茅華,輕白可愛者”。指的是茅草開的白花,在郊野一片一片的,極為繁盛,可以拿來與云彩之多作比。

我們現(xiàn)在還時常使用一句成語“如火如荼”,形容情況熱烈,方興未艾,有蔓延甚或燎原的勢頭。這句成語里的“荼”,與“有女如荼”的“荼”是同樣的字源,都是指白花花的茅草花,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因此,《詩經(jīng)》或其他先秦典籍出現(xiàn)“荼”字,可以有不同的意義,千萬不要認準了一個死理,以為“荼就是茶”,胡亂引申到飲茶起源的問題上去。

請問,古人說“如火如荼”,會是在說“像火焰一樣,像茶葉一樣”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