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那時的“慣例”:犯了錯誤的中共高級領導人,要前往莫斯科檢查。陳獨秀是如此,只不過他堅決拒絕了;瞿秋白是如此;蔡和森也是如此;如今,輪到了李立三。
在共產國際的“七月決議”中,就已經要求李立三到莫斯科作檢查,瞿秋白以“工作需要”為理由,請共產國際準許李立三“暫不去國際”。
當共產國際“十月來信”一到,李立三再也無法拖延了。那時,他的妻子正臨產。他深知共產國際不會輕饒他,此行不知何日能歸,妻又從事地下工作,將來很難照料孩子。他寫下條子,把未出生的孩子預囑交給一個老工人。就這樣,1930年12月5日,他懷著沉重的心情,踏上遠途。
李立三這一去,在蘇聯(lián)竟檢查了15年!他甚至被押上軍事法庭,投入監(jiān)獄……
對李立三批判的升級,馬上把回國不久的瞿秋白牽涉進去。
風暴來得那么的迅猛:就在共產國際“十月來信”送抵上海中共中央秘密機關的翌日(11月17日),一封措辭激烈的信便送達中共中央政治局。此信是由兩人聯(lián)名寫的。那是兩個小伙子,連中央委員都不是,卻領導了中共黨內推倒瞿秋白的運動。此后,他倆竟奪得了中共中央的領導權,成為中共新領袖。
這兩名年輕人,一個名喚陳韶玉(即陳紹禹),另一個叫秦邦憲。后來,他們以他們的化名——王明和博古——載入中國共產黨黨史。
王明、博古跟瞿秋白有過怎樣的矛盾?連中央委員都不是的他們,怎么能夠一下子攫取中共領導權?這得從頭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