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4月30日,距離人類發(fā)射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已過去七年,而阿波羅登月則是在四年之后。這一天,《生活》(Life)雜志封面上出現(xiàn)了一個粉嫩 的胎兒。胎兒蜷縮在近似透明的乳白色薄膜里,背景一片漆黑,只有若干白點,看上去像是群星。一個人類嬰兒飄浮在太空中,仿佛乘坐蛋形的宇宙飛船漫游銀河 系?!把蚰つ抑谢钌?8周胎兒,”雜志封面上寫著,“彩色照片前所未有的壯舉?!彪s志承諾將第一次向世人揭露“出生前的生命戲劇”(DRAMA OF LIFE BEFORE BIRTH)。
雜志用了包括中插彩圖在內的整整七頁篇幅介紹了“人類胚胎成長的舞臺”。在拍攝了精子在藍色的海 洋中游動,去接近成熟卵子的照片后,瑞典攝影家倫納特·尼爾森(Lennart Nilsson)又拍攝了人類胚胎成長到3周半、4周、5周直到28周的高清彩色特寫。一位婦科醫(yī)生說:“這就像第一次看到月球背面一樣令人震驚。”
尼 爾森的照片也刊登在《巴黎競賽報》(Paris Match)和倫敦的《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上,時間是復活節(jié)之后不久。短短四天時間,雜志就賣出了800萬冊。九月,紐約一家出版社以書籍形式推出了這套攝影集,名為《嬰兒誕生》(A Child Is Born,這本書后來成為了出版史上最暢銷的插圖作品)。第二年五月,尼爾森被美國媒體攝影師協(xié)會(American Society of Magazine Photographers)提名為年度最佳攝影師。不久之后,他拍攝的照片成了人類的代表。1977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將尼爾森拍攝的 照片作為地球上存在生命的證據(jù)放進了“旅行者一號”衛(wèi)星探測器,發(fā)往外太空。
然而,在《生活》雜志上這些讓人難忘的精美照片背后,還有一些 被人們忽視的東西:一頁一頁的胚胎和胎兒照片上,都沒有出現(xiàn)孕婦的身影,仿佛這些胚胎和胎兒可以完全靠自己存活。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尼爾森照片里的胚胎 和胎兒都是死的——因為流產、墮胎或切除子宮。只有一張照片拍的是活生生的胎兒:“第一張在母體子宮內拍攝到的胎兒照片?!保赣H也沒有出現(xiàn)在照片上。) 其余的照片,包括雜志封面上那張廣為流傳的18周胎兒照片,都是“手術后”的產物。
《生活》雜志刊登尼爾森照片的當天,《時代周刊》 (Time)對《生活》雜志的封面照進行了加工,用來給一篇名為“尚未出生的原告”(The Unborn Plaintiff)的文章配圖。這篇文章探討了刑事訴訟案件中胎兒的權利。(“如果一位孕婦被汽車撞倒受了傷,她能取得賠償嗎?如果是司機的過失,那當 然可以。但她肚子里尚未出生的孩子怎么辦?萬一這次事故導致尚未出生的孩子有了缺陷,他長大后能據(jù)此提起訴訟嗎?”)尼爾森的照片讓人們更加反對墮胎,甚 至成為了“反墮胎運動”的標志。然而,這些照片雖然在宣傳中被稱為生命的肖像,實際上卻是死亡的肖像。更詭異的是,在這些畫面上,人類看上去就像小雞一樣 在蛋里孵化的,然后像星際火箭一般,被發(fā)射到宇宙空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