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我們從何而來(2)

假如人生是一場游戲 作者:(美)吉爾·萊波雷


生命的起源一直是個謎。生命的真相被稱為“人類永恒的話題”,因為它不是尋常的謎 團,而是關(guān)乎人生的重大謎題。每個人都知道,受孕需要男人往女人身內(nèi)射精。但除此之外,還需要其他什么條件,接下來又會發(fā)生什么事,人們就只能靠猜測了。 從遠古時代到文藝復興時期,大多數(shù)解剖學家都認為人類不是來自于蛋,而是來自于種子(“精子”在拉丁文里的意思就是“種子”)。從公元前5世紀開始,希波 克拉底 學派認為,受孕需要兩個種子,分別來自男人和女人。一個世紀后,亞里士多德在《動物志》(On the Generation of Animals)里提出,孕育生命只需要一個種子。他相信,男人的種子和女人的經(jīng)血在子宮里混合,新的生命就出現(xiàn)了。公元2世紀,蓋倫(Galen) 駁斥了亞里士多德的看法。他相信,女人也貢獻了一個種子。這種辯論持續(xù)了1800多年。

“單種論”和“雙種論”至少有兩個基本共識。首先, 兩者都認為,性行為通過熱量將物質(zhì)轉(zhuǎn)化為生命,受孕就發(fā)生在這個過程里。種子或種子們提供物質(zhì),高潮則提供熱量。由于受孕發(fā)生在女性體內(nèi),所以學者認為女 性高潮和男性高潮都是受孕的必備條件(這就是為什么在某些地方,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遭強奸后懷孕的女性都不能起訴男方)。其次,兩者都認為,女性和男性擁 有同樣的性器官,唯一區(qū)別在于女性的性器官位于體內(nèi)。這就需要人們有一定的想象力。蓋倫是這么解釋的:“把女性生殖器官從體內(nèi)翻出來,或者把男性生殖器官 折疊兩次塞入體內(nèi),你就會發(fā)現(xiàn)它們的每個方面都是一模一樣的?!?/p>

除了拼命發(fā)揮想象力,有沒有其他方法能解決這個問題呢?持“單種論”的亞里 士多德通過調(diào)查來探索生命的起源。他解剖了動物胎兒,可能還包括流產(chǎn)的人類胎兒,以及敲開蛋殼。亞里士多德實際提出的問題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他堅 持認為:“鳥來自于蛋。不可能存在第一顆孵出鳥的蛋,否則必然有下第一顆蛋的鳥?!?/p>

拋開這個哲學難題不談,鳥生蛋和蛋孵鳥這個事實已經(jīng)存在 很久了。雞的祖先大約在5000年前就被人馴養(yǎng)了,最初大概是在印度。古代中國人也會養(yǎng)雞。大約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母雞經(jīng)美索不達比亞地區(qū)傳入埃及 后,很快出現(xiàn)了人工孵育雞蛋。雞蛋很大,人類的“蛋”則很小。鳥蛋大小不一,這取決于鳥的體型,你可以想一想麻雀蛋和鴕鳥蛋的差距,但大象的卵子卻和老鼠 的差不多大。如果你在桌上撒一把沙子,把它們吹散,從中尋找最小的沙粒,人的肉眼幾乎看不清,人、馬、鯨和鼩鼱的卵子就和這顆沙粒差不多大。

人 知道雞是怎么誕生的,卻不清楚人是怎么誕生的。人不是孵化破殼而出,而是從母體中誕生的。你可以敲碎蛋殼,觀察里面的情況,卻不能打開活人的身體。就算你 像15世紀的達·芬奇那樣剖開去世孕婦的子宮觀察里面的胎兒,創(chuàng)作出此后若干世紀都無人能匹敵的精妙畫作,也無法像觀察蛋殼里的生命一樣認識子宮里的生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