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要活得圓滿,就必須透徹死亡(2)

一個人,到世界的盡頭 作者:(韓)鄭鎮(zhèn)弘


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教科書

我在這里提到死亡,并不是贊美死亡,而是要表達對生的渴求。

死亡是最好的老師,它可以讓我們領(lǐng)悟“生”是多么的可貴。但現(xiàn)在,我們生活中的死亡卻被省略了。不,是我們根本不知道死亡為何物。因此,我們淡薄了對生活的迫切,遺落了生活的真實。若想了解生命的真諦,我們就必須直面死亡,理解死亡。

我們的先祖,當父母去世后都會守孝3年。在這3年中,他們要擺脫一切日常事務(wù),專心守護父母的墓地。雖然現(xiàn)在這些都已經(jīng)成為不可想象的事情,但在當時所要做的不僅僅是守護父母的墓地,他們還要認真反省自己日常的所作所為。于是,這種直面死亡的過程就成為真正理解生之內(nèi)涵必不可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我從父親的身上學習到了何為死亡。從我小學三年級時父親被診斷出患有癌癥,一直到我高一時父親去世,他與病魔整整抗爭了8年。在這8年里,父親由生到死的轉(zhuǎn)化過程我至今仍歷歷在目。事實上,父親的去世對我來說已經(jīng)成為生命中最重要的指南針,也是世上獨一無二的教科書。因此,我從不認為生與死是相互對立的。人生在世,如果想活得圓滿,就必須與死亡面對面,要用身心領(lǐng)悟死亡的真諦。

但當今社會,我們卻失去了了解死亡的課堂。所有的死亡都在醫(yī)院、在葬禮上以一種程式化的方式進行著。而在那里,小孩子們通常都不會被允許出現(xiàn),于是,他們只知道死亡就是醫(yī)院的味道,就是用白色菊花裝飾的殯車隊伍。如此對死亡的一無所知,對死亡過程的省略,又怎能不讓“生”變得支離破碎?!

人生就是個走向死亡的過程

圣地亞哥朝圣之路源于2000多年前,耶穌十二門徒之一的圣雅各(天主教也稱圣雅各伯)在耶穌死后,遵從耶穌“把福音傳播到每一個角落”的遺命,開始在巴勒斯坦四處傳教,但卻收獲甚微。之后他又重新回到了耶路撒冷,一直到臭名昭著的希律大帝的侄子希律·亞基帕一世下令將他斬首。他死后,遺骸被運往加利西亞的圣地亞哥埋葬。在此后1000多年里,無數(shù)的人一步一步地前往埋葬他的地方朝覲,漸漸的,他們確定了一條具體路線,即“圣地亞哥之路”。這條路不是與別人結(jié)伴而行的路,更不是與別人競爭向前的路,而是一條必須時時刻刻踏著生與死的界線獨自前行的路。

突然想起在來圣地亞哥之前,曾在首爾觀看了一場試映會,電影的名字叫做《春,雪》。它講述了將一生奉獻給家庭的媽媽順玉(尹石花 飾)被診斷患上癌癥后與家人分別的過程。當看到順玉的母親(金英玉 飾)對處于人生末路的女兒說:“你只需要去追隨光明!”這一幕時,我的眼淚突然就流了下來。

是因為在前往圣地亞哥的路上,我知道了必須沿著黃色路標的指示前進嗎?盡管每個人的生活境遇各不相同,但其生活的前行方向卻是一致的。無論是曲折還是順暢,每個人都是在走向死亡。我們就像前仆后繼的朝圣者,一直在踏著生與死的界線前行。

雖然不知道是在何時,但我不希望當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刻來臨時,我是躺在床上迎接它。我希望我是行走在路上時離去。死在路途中常常會被稱作“客死”,因此被世人視為不吉。但是我們的人生總歸都是在路上,那為什么又要把“死于途”歸為不吉之事呢?反而是那些人為地想要延長自己生命的人,他們挖空心思地把各種醫(yī)療儀器纏滿全身,躺在病床上等待著死亡的降臨。與之相比,直到自己的雙腳再也無法繼續(xù)向前挪動時,就那樣倒下、消失,不是更自然、更能稱之為“人生的終點”嗎?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