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尾巴的吉娃娃

愛-犬 作者:褚士瑩


在決定成為一只寵物的主人之前,最重要的不是知道這只動物的特色、屬性、價格等等,而是這個生命會因為我的每一個決定,影響它的一輩子。 

比如我清楚記得小時候,在帶著陪伴我一路長大的吉娃娃“龍龍”上街溜達時,不時會有大人隨口問我:“你的狗為什么沒有剪尾巴?”

當時,我不知道該怎么回答大人這個問題,卻因此偷偷斜眼注意別人家的吉娃娃,果然大部分都是沒有尾巴的,當時還是孩子的我,羞赧地把龍龍的尾巴藏在我的腋下,抱著龍龍沖回家,覺得非常丟臉,“為什么別人的吉娃娃都有剪尾巴,我們家的卻沒有?”

我質(zhì)問父親,覺得他真是一個世界上最不負責任的大人,竟然讓龍龍有一把這么大的蓬松尾巴。

當時父親只是用鼻子哼了一聲:“為什么要剪尾巴?”

“因為別人的吉娃娃都有剪?!蔽液喼本涂炜蕹鰜砹?。

但是父親用一貫毫不在意的口吻:“那別人吃大便,你要不要跟著去吃?”

我從小就已經(jīng)習慣了這個爛答案,只要我想要什么別人也有的東西,父親一律是這么回答的,當時的我也知道,一旦嚴厲的父親這么說,就最好乖乖閉嘴別再說什么,否則就是找皮痛的。

“狗要不要剪尾巴?”這個問題,從此就深埋在心底,一直到幾乎三十年以后,我才拜“估狗大神”(Google)之賜,知道了真正的答案。

原來人類過去給某些狗剪尾巴的目的,是為了防止獵狗在打獵時被一些低矮的樹叢勾纏,如今給狗剪尾巴則純粹是為了美觀,有些品種的狗剪去三分之一,有些則幾乎近至尾根部。所以,如果只是為了飼養(yǎng)寵物,而不是為了參加狗展的話,根本就不需要斷尾。如果要剪尾巴,應該在幼犬眼睛還沒有張開以前就進行,減輕狗的痛苦,如果超過兩個月才進行,為此冤枉喪命的也不在少數(shù)。

剪耳朵的目的也差不多,一般適用在某些專門飼養(yǎng)用來打斗的狗,怕耳朵變成敵人的攻擊目標,或是耳朵較大的狗,為了美觀或行走方便才剪。但就像剪尾巴一樣,大多是為了迎合主人對于特定犬種長相的喜好,并沒有實際的好處。

簡單來說,這些被剪了耳朵或是尾巴的狗,根本多是為了主人隨意的好惡,而面臨一輩子截肢的命運。

有些狗主人甚至言之鑿鑿地說,動刀是因為算命的告訴他,沒有剪過的狗對主人的身體、仕途或財運有害處。這跟印度電影《貧民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里,丐幫老大為了博取善心人士的同情,用燒紅的湯匙將旗下小乞丐的眼睛像布丁般剜去,又有什么不同?

就像人的眼睛,尾巴其實是狗表明心情的媒介,我們作為主人,于情于理對于這些已經(jīng)為了人類,失去在野外生存自由與能力的動物,有一輩子保護它們免于受到傷害的義務,有什么權利進一步奪走它們的部分身體?

在明白這個道理之后,回頭想到當年父親沒有盲目讓龍龍失去尾巴或是耳朵,實際上是一種愛的表現(xiàn),至于別人怎么看,其實并不重要。 

我一直相信,必須先能夠想清楚簡單的問題,或許才有資格進一步思考更困難的問題,像是“寵物要不要結(jié)扎?”還有“為什么要結(jié)扎?”這樣的題目。

雖然我知道自從19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開始,幾個動物保護團體在美國逐漸推動“TNR” ——誘捕、絕育、釋放(Trap、Neuter、Release)或“CNR” ——捕捉、結(jié)扎、放回原處(Catch、Neuter、Return),借由施以絕育手術,取代安樂死的人道管理和減少流浪犬、貓數(shù)量的方法,如今已經(jīng)成為顯學。但是身為一個向來不會理所當然接受任何標準答案的人,我仍然相信,在依樣畫葫蘆作出同樣的回答之前,必須自己能夠回答自己,才能夠面對自己作出的決定一輩子。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