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jié) 如何正確使用句式

實用公文寫作一本通 作者:劉俊


句子是公文中的意義單位,意義明確與否及所能理解的難易程度與句子的繁簡成正比。一篇公文正是通過若干個句子、運用一定的句式而集句成文,記載和傳遞形形色色的公務信息。因此,在寫作過程中必須根據(jù)各種不同的情況使用恰當?shù)木涫?,注重變化,使寫出來的公文顯得富有生氣和活力。

公文寫作中要正確使用句式,一般應當注意把握如下幾點。

1.要將長句和短句交替運用,使行文鏗鏘有力

長句是指形體長、詞數(shù)多、結構比較復雜的句子,短句是指形體短、詞數(shù)少、結構比較簡單的句子。長句和短句,各有各的特點,其中前者表意嚴密,氣勢暢達,后者簡明活潑,剛勁有力。公文寫作中既不能單純使用長句,也不能一味使用短句,而應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兼容并取,錯落有致,使行文富于變化,從而增強其表達效果。

2.要將整句和散句結合起來,使行文錯落有致

整句是指結構相同或相似、長短一致或接近的句子,散句是指結構靈活、長短不一的句子。與長句和短句一樣,整句和散句也各有特點,在公文寫作中也要將二者結合起來使用,以便使語言表達波瀾起伏,引人入勝。

3.要注意把握幾種常用的特定句式

第一,以“為”、“為了”作語言標志,以自我說明為特征的目的句式。在公文開篇交代行文目的,是公文的一種普遍而又基本的寫法。其突出的特征就是以介詞“為”或者“為了”作為語言標志,由發(fā)文主體直接闡述行文的目的。具體分為兩種情況:一是以“為”或“為了”作起首語,在其后直接寫出目的對象和內容;二是以“為”或“為了”作過渡語,在其后用“此”、“這一問題”等來指代先行語句中通過敘述所提出的公務活動中的問題,以此說明行文的緣由和必要性。

第二,以“……了”為特征的陳述句式。在公文寫作中,特別是工作報告、工作總結、通報、簡報、調查報告等文種的寫作,要大量使用以“了”為特征的陳述句式,其目的在于使語言表達趨于簡練明快,給人以一目了然之感。它一般緊隨“進行”、“完成”、“解決”、“取得”、“克服”、“開展”、“推動”等動詞之后,用以表達事物的已然時態(tài),其后面接賓語,構成一種進行了某項工作、完成了某項任務,解決了某一問題、克服了某一困難、取得了某一成績的動賓句式。

第三,以“必須”、“禁止”等強調語為特征的祈使句式。這種句式主要用于下行文之中,其作用在于進一步加強語勢,給人一種令行禁止、不容置疑之感。具體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帶有命令語氣以示肯定的句式。例如“必須搞好非典型肺炎的防治工作”,其中的“必須”即是強調性詞語,用以表明發(fā)文者的觀點或態(tài)度。二是帶有禁止語氣以示否定的句式。例如“嚴禁巧立名目,利用公款鋪張浪費”、“不準以任何方式將公款私存”等,其中的“嚴禁”、“不準”等強調性詞語具有莊重、嚴肅的語體色彩。

第四,以“凡……者(的)”為標志的判斷句式?!胺病撸ǖ模笔枪闹惺褂妙l率較高的一種句式,具有表“全稱判斷”的功用,表明所有這一類型的人或事物全部包括在內,無有例外。同時,它還具有莊嚴色彩。此外,應當注意,“凡……的”除具有表全稱判斷作用外,還往往帶有貶義。

第五,以“將”字結構組成的賓語提前句式。此種句式主要見之于批轉或轉發(fā)性通知以及以復體行文形式發(fā)布的通知、報告等文種的寫作,通常用“現(xiàn)將”作為起首語,旨在提起受文對象注意,并使行文語氣剛勁有力。需注意的是,“將”字提賓的句式要比諸如“現(xiàn)在發(fā)給你們……”之類的正裝陳述句具有較強的修辭表達效果。

第六,前虛后實、以虛帶實的“重后”句式。例如請示的結尾用語即是如此,這里所說的重后,是指一句話中兩種截然不同的含義,一個為虛,一個為實,而且前虛后實,即所謂“重點后置”。“是否可行,請批示”、“妥否,請批示”等語句中,發(fā)文主體所希望批的是“妥”而不是“否”,是“是”而不是“否”,前半句中的“否”只是一種虛意,而后半句才是實意,是行文的目的所在。這種重后句式,既使文字精練,又體現(xiàn)出了行文主體的肯定性要求與對工作的嚴肅態(tài)度。

第七,把幾個并列成分聯(lián)在一起,由句中一個相同意思的成分綜合成句的綜說句式。它既可以是綜說修辭在前,并列成分在后;也可以是并列成分在前,綜說修辭在后。其作用主要在于使行文趨于簡練,而且富有氣勢。

第八,以數(shù)詞縮語為特征的緊縮句式。公文寫作講求言簡意賅,精練扼要,這是一條基本原則。為此,往往要對一些內容特定的長句通過附以數(shù)詞的手法進行高度的濃縮,如把“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概括為“三講”;把“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概括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等,可以看出,以數(shù)詞或數(shù)量詞加名詞或名詞性詞組的方式是這種緊縮句式的重要特征。應當注意的是,在公文中運用數(shù)詞縮語必須做到表意明確清晰,切忌盲目追求緊縮而使句意難懂,令人費解甚至誤解。

4.要注意表意的明確性,不用含混不清似是而非的句子

諸如“麥苗正蛻變出油油的綠意”,其中“蛻變”為何,“油油的綠意”又是一種什么形態(tài),令人難以名狀;至于類似“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像霧、像雨,又像風”等暈天眩地的句子,更不應出現(xiàn)在公文中。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