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工智能:是機遇,更是挑戰(zhàn)

人工智能狂潮:機器人會超越人類嗎? 作者:[日] 松尾豐


今年國慶長假期間,我駕車帶著父母從北京回四川老家,來了一趟“自駕游”。盡管是平生第一次自駕遠行,僅單程就遙遙兩千公里,但在智能導航的指引下,我們基本上沒有迷路,很順利地完成了旅行。上了年紀的父母對此驚嘆不已:“這導航真神了!你在哪里它竟然看得清清楚楚,還知道你在什么時候該往哪兒拐彎?!?/p>

今天,智能家電、智能手機、導航、人臉識別、智能機器人……不知不覺,我們的生活已經(jīng)進入智能時代,智能無處不在??梢哉f,離開了智能,我們的生活將不可想象。盡管如此,對于人工智能,我們普通人又知道多少呢?

什么是人工智能呢?人工智能源于何時?人工智能是否會超越人類智能甚至征服人類?其發(fā)展過程中經(jīng)歷了哪些起起落落?今天來勢洶涌的人工智能又將對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對人類社會帶來哪些影響?這些無疑也是我們普通人極為關注的話題。

日本頂級人工智能專家、人工智能學會倫理委員長松尾豐先生撰寫的這本《人工智能狂潮》,恰好對這些問題做出了較為全面的闡述和系統(tǒng)的回答。而且,該書用詞淺顯易懂,理論闡述深入淺出,真正稱得上是一本“外行人也能看懂”的書,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人工智能普及性讀物。其實我本人并無理工科背景,對于人工智能也幾近一無所知,因此對于翻譯此書一開始也心存疑慮。然而,當我通讀完該書之后,我發(fā)現(xiàn)該書屬于科學普及讀物,語言平實易懂,疑慮也隨之變成了信心和動力。

作者尤其針對普通大眾的憂慮進行了解答。該書原名為《人工智能會超越人類嗎》。對“奇點”(Singularity,即指人工智能能夠自主制造出超越自身能力的人工智能的那個時點)的爭論使得一部分人憂心忡忡。對此,作者的觀點是,借助深度學習,人工智能已經(jīng)能夠逐步發(fā)現(xiàn)世界的特征量并進行特征表示學習,這對于提高預測能力極為重要,但這距離人工智能擁有自我意志、能進行自我修正設計尚有天地之遙,因為人工智能不具備生命。因此,沒有必要杞人憂天。

通過閱讀本書,我感覺自己不但學到了有關人工智能的知識,了解到了人工智能將給我們帶來的機遇與挑戰(zhàn),而且真切體會到了人工智能對自己的生活、對自己今后的職業(yè)生涯以及對社會將帶來的重要影響。

機遇我想已經(jīng)無需贅述,因為人工智能已經(jīng)開始影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給我們帶來了各種便利和好處。相比之下,我們每個人倒是應該更多地思考它將對我們的職業(yè)、對我們的生活帶來的挑戰(zhàn)和影響。譬如,機器翻譯就令我頗有危機感。盡管機器翻譯的發(fā)展步履蹣跚,但是無疑隨著技術的進步,其實用性將越來越高,今后人工翻譯的生存之路必將受到挑戰(zhàn)。不僅是翻譯,很多行業(yè)都會因為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而發(fā)生顛覆性變化,因此如何未雨綢繆、積極應對挑戰(zhàn)無疑極為重要。本書作者花了很大篇幅來預測人工智能對各種職業(yè)及社會的影響,讀者只要認真閱讀一定會有所收獲。

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在國家層面同樣如此。作者在書中坦言,日本因為“第五代計算機計劃”受挫而將“王冠”拱手讓與了美國硅谷,從而錯過了一個時代。我想,這對于中國也同樣不失為一種警示: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我們因為起步較晚而處處受制于人,在即將迎來人工智能時代的今天,中國的相關技術水平已經(jīng)與歐美逐漸拉近,我們唯有迎頭趕上并搶占制高點,否則也將錯過“逆襲”的絕好機會。我們不但要努力做好今天的“互聯(lián)網(wǎng)+”,更需提前布局即將到來的“人工智能+”。

在日本,人工智能及機器人等領域的研究開展得比較早,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中國的“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等經(jīng)濟轉(zhuǎn)型戰(zhàn)略也亟需相關理念和技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書對于了解日本人工智能領域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策略,對于我們借鑒其經(jīng)驗都很有幫助。

另外,在中國,普通百姓對于人工智能還不是很了解,因此出版此類普及性讀物也很有必要。其實我也有一個小小的想法,等此書中文版面世后,我一定要讓我的父母看看,省得下次開車回老家他們又感到驚訝:因為說不定到時已經(jīng)不再依靠導航,而是直接改用“無人駕駛”了。

 

高華彬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