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泰伯》“啟予足,啟予手”一句,注者多聯(lián)系“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解釋為曾子叫小徒查看一下,是否因病致有毀傷。此說殊無意味。劉寶楠《論語正義》:“揆《古論》之意,當(dāng)謂身將死,恐手足有所拘攣,令展布之也?!痹邮且靶∽印背米约核乐?,動動他的腳,動動他的手。其意若云:現(xiàn)在我還活著,還能知道,你所接觸的也是一個對此還能知道的活人;等到我死了,你接觸的就是一個死人,他不存在了,什么也不知道了。《檀弓》里樂正子春說“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惡乎用吾情”,正是明白了這一點。我想起張愛玲在《年青的時候》中所說:“活人的太陽照不到死者的身上?!?/p>
孔子死前對子貢說,“爾來何遲也”,也是差不多的意思。子貢聽到孔子的歌兒,“遂趨而入”,但孔子還是有所埋怨。他是希望能和這位深深理解自己的學(xué)生——讀《論語》中子貢關(guān)于孔子的議論,當(dāng)能體會這一點——多相處一會兒,然而他也知道,這已是不再可能的了。
前面提到孔門的積極,莊子的超脫,我都能懂得 ;但我更在意的卻是孔門師徒話語里的這種“現(xiàn)實性”,——他們道出了人類無法逾越生死的永恒悲哀。
母親從前寫信對姐姐說:
“記得我‘文革’后第一次去杭州,路上經(jīng)過無錫,買了蜜汁的豆制品,自己舍不得吃,要回北京留給你們吃,車上又熱,我總折騰這點豆制品,對過的八十老太說:你自己吃了吧。孩子都年輕,有的是機(jī)會吃,你應(yīng)該多考慮自己。’那時我還不理解她的話,是的,做母親的只要能享受一點就想到孩子?!?/p>
在她身后讀到這番話,我備感心酸。母親去世之后,我一樣接一樣地想著我或她在她生前沒有做的事情,心中多有遺憾。由此接著又想到,所有事情差不多都是那時可以做的。假如做了,也就不再是遺憾。沒做,就沒有再做的機(jī)會了。死亡斷絕了死者的一切,也斷絕了生者與死者之間的一切。她的所有現(xiàn)世的愿望再也不能實現(xiàn),我們有關(guān)她的所有現(xiàn)世的愿望同樣再也不能實現(xiàn)。
生死之間,與其說是界線,不如說是隔絕。無論“給予”,還是“接受”,都不再可能。無論已經(jīng)去世的母親,還是仍然活著的我,兩方面的機(jī)會都被死亡剝奪了。
死不僅僅是停止,死是消亡。
周作人譯《陀螺》一書收有《雜譯希臘古詩二十一首》,其中無名氏所作云:
“人生都是如此,只是機(jī)運罷 :/你如先得了,這便是你的;/你如死了,都是別人的,你就沒有分了。”
谷崎潤一郎在《〈異端者的悲哀〉前言》中也說:“死是 n·thing,是無,而生總歸是 s·mething,是有??v使磨難再大,s·mething 肯定比 n·thing 好得多?!?/p>
形容死亡的成語很多,還以“香消玉殞”最能體現(xiàn)死的本義,盡管它通常只用來比喻美麗女子的辭世。這四個字道盡了曾經(jīng)如此鮮活、如此寶貴的生命喪失消逝的過程——那么迅速,可又那么漫長。終于不見蹤影,無從追尋。
我說孔門師徒所言體現(xiàn)了人類永恒的悲哀,這話本身包含著一種自我解脫 :既然人皆如此,古今無異,那就不是誰要獨自面對的問題,從而減輕一點沉重之感。弗朗茨·卡夫卡說:
“死亡的殘忍之處在于,它帶來了終結(jié)時真正的痛苦,但卻沒帶來終結(jié)?!保ā兜谒谋景碎_本筆記》)
在他眼中,人類有如一根前赴后繼的鏈條,死亡只是連接它的一個個環(huán)節(jié)。他的感受當(dāng)然更其沉重。然而事實就是如此:只有個體之死,而至少到現(xiàn)在還沒有人類之死。無論如何,具體到某一個人的死,并不是“人類”、“永恒”之類的話所能給予勸慰——包括自我勸慰——的?!墩撜Z》里數(shù)次描述孔子對于他最喜歡的學(xué)生顏回之死的反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