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周克希譯文集》是輝煌的交響樂的話,那么《譯邊草》在其中是什么呢?是那個總結(jié)式的樂章?是每一樂章每一旋律不可或缺的音符?——讀了以后,你可能有自己表達的語言。
“文學翻譯是感覺和表達感覺的歷程,而不是譯者異化成翻譯機器的過程。在這一點上,翻譯跟演奏有相通之處。”
十年以后,再來讀周克希先生這段“翻譯要靠感覺”的文字,似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歷經(jīng)時間淘洗的《譯邊草》,像它精致的綠色封面一樣,過去,現(xiàn)在,始終閃發(fā)著生命的灼灼之光。
在收入文集的這本新版《譯邊草》中,周克希先生對“感覺”有新的補充:“什么是感覺?席勒說:開始是情緒的幻影,而后是音樂的傾向(disposition),然后是詩的意象。這是說詩的感覺。羅丹說,雕塑就是去除沒用的泥巴的過程。這是說雕塑的感覺。對譯者而言,感覺就是找出文字背后的東西的過程。一個譯者,未必能‘還原’作者感覺的過程,但他應盡可能地去感覺作者曾經(jīng)感覺到的東西。”
奇妙的時間。
十年,追尋那種感悟的靈光,直至抵達它的核心。
《譯邊草》是顯示著時間的美與殘酷的書。樸素與高貴完美統(tǒng)一。它的溫文爾雅令人感慨:文化就是讓人克制。真正的藝術(shù)永遠舉重若輕。
邵燕祥先生在《譯者也是“傳媒”》(2012年9月23日《文匯報》“筆會”欄)一文中說:“除了翻譯以外,許多翻譯家同時是外國文學、外國文化的研究家,并且寫得一手優(yōu)美的散文。其中也透露了翻譯的甘苦。然而就我近年所見,似乎除了楊憲益、高莽偶然提到以外,只有周克希寫的書把譯者的勞動說得引人入勝。我是很希望多看一些這樣的隨筆的,正如當年為巴烏斯托夫斯基的《金薔薇》所傾倒,就是因為他詩意地描繪了文學家藝術(shù)家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一樣。”
《譯邊草》就是翻譯界的《金薔薇》。
翻譯何其艱辛?但為何對熱愛者如此吸引?因為那個過程中有創(chuàng)造的幸福、與同行探討的樂趣、找到真諦的興奮、學無止境的神圣?!蹲g邊草》基本上從“小”入手,段落,場景,一個句子,一個詞。然而“小”中有大,“小”中不但見出美學的意義,“小”中還見出哲學。趣味盎然,如邵燕祥先生說的是那樣“引人入勝”,以至有讀者讀了周老師的書后,心頭熱熱,竟然也產(chǎn)生了翻譯的念想。
“這本書介紹了不少翻譯時需要注意的細節(jié)和技巧,而且有一些原文的引用,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外文化、習慣的不同與相通之處。我是學法語的,對作者半路出家學法語極其崇拜,有時學得太累或?qū)W不下去了,想想周先生,感慨頗多,不禁慚愧。”——網(wǎng)上,有讀者這樣留言。
無論對于書還是對于人,網(wǎng)上的評論一般都有褒有貶,但是看讀者對2008年上海三聯(lián)出版社出版的《譯邊草》的評價,是一致的贊美。“很好的書,喜歡周克希!”“精彩譯事,文章內(nèi)容短小精煉,讀起來很輕松,但又獲益匪淺。”“很好看的一本書,讀完以后,對于書怎么讀也有了進一步的體會。”“很精致。里面沒有說教,里面很有趣,還可以長見識學到東西。”“非常喜歡的一本書,充分證明了周先生是一個翻譯大家,而不是翻譯匠。”“非常好!喜歡讀他譯的普魯斯特,這本書作為延展讀物很好。”“great!”
great!
《譯邊草》在未來的價值,未來可以再作證。
南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