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一個奧斯卡、一片叫好聲會不會讓默片就此復蘇,我想這畢竟是很難的事情。思考個問題先:您從工資里掏出好幾十甚至上百塊,顛兒顛兒地跑去電影院,買的是什么?殺時間?圖輕松?排除小清新小文藝的形而上需求,百分之九十的群眾其實一點也不介意做“烏合之眾”,湊些沒大腦的熱鬧。之前《讓子彈飛》是一例,看懂姜大爺智慧的畢竟是少數(shù),明著暗著記葷段子的才是大多數(shù)。這是如今電影市場的主流,尤其國內市場,80%的電影都是要多俗套有多俗套,要多膚淺就能多膚淺,但是大伙兒樂完心里特別通透。戲里戲外一場狂歡,在這個集體扎堆有各種風險的地段,這種電影正見證了中國人民的廣場狂歡效應。所以,默片會以它獨自的方式存在,也會有一批不舍不棄的觀眾。但默片會成為院線的主流嗎?我看就未必了。也許,《藝術家》只不過趕上了全民懷舊的好風潮吧。
簡單的人物,簡單的情節(jié),簡單的色彩。《藝術家》將一切簡化,卻見證了極簡主義的勝利。也許一不小心將我們感動的,正是簡單的故事和敘述方式呢。
《雨果》:寫給電影的情書。
導演:馬丁·西科賽斯
主演:阿沙·巴特菲爾德/科洛·莫瑞茲/本·金斯利/裘德·洛
上映日期:2011年11月2日
《雨果》以11項提名領跑第84屆奧斯卡。電影的故事發(fā)生在1931年的巴黎,與那位法國浪漫主義作家雨果無關,而是講述了一個名叫雨果的小男孩造夢的經歷。導演西科賽斯將這部影片定義為“3D兒童電影”,然而《雨果》既非沉悶的人物傳記,也非普通的合家歡兒童片,而是西科賽斯借助雨果的冒險經歷,呈現(xiàn)了一段被塵封多年的電影史,還原一個幾乎被淡忘的電影大師喬治·梅里埃,讓所有對電影有感情的人在觀影結束后,不禁沉默良久,向電影致敬。
任何懷念老電影的片子都可以追述到盧米埃爾兄弟的《火車進站》,畢竟這是所有電影的祖宗。盡管現(xiàn)在的觀眾已經知道“電影即魔術”,所以很難想象在當時那個年代“火車進站”的場景能帶給人們怎樣的驚嚇和恐慌。但導演西科賽斯卻仍舊使用3D技術盡量還原相似的場景,讓現(xiàn)在的觀眾用完全不同的技術感受一百多年前火車進站的盛況。這無疑表達了導演對電影鼻祖的致敬以及對電影的濃厚情感。在《雨果》那個透明的、盛產電影的玻璃房中,梅里埃完成了他的《海底兩萬里》、《日蝕:太陽和月亮的交歡》等很多電影,這里才是夢的工廠。就像他說:“如果你曾疑惑你的夢來自哪里,這就是造夢的地方”。有趣的是,西科賽斯在這個段落里還原了很多早期電影的拍攝過程,比如給膠片上色,用剪刀手工剪輯等,這對于很多影迷來說是一次絕妙的體驗。
導演西科賽斯已過古稀之年,據(jù)說人到了一定年齡,浮于表面的銳氣和欲望會像老建筑的墻灰一般容易脫落,只剩下最初的記憶還堅持著。這位依舊堅持夢想的老人家對于電影資料和文化的保護十分重視,不遺余力地保存老電影膠片,定期開展各種放映活動。他一直強調:“只有尊重和保護歷史,電影才有未來?!边@樣的理念延伸到電影《雨果》中,喬治·梅里埃拍攝的上百部電影膠片和資料,卻因為一場戰(zhàn)爭蕩然無存。但膠片是有記憶的,就像他說:“無論什么時候,我都能一下聽出播放電影的機器聲?!边@是不是讓我們開始思考,如何保存現(xiàn)有的電影資料呢?那些看完直接拖回收站的電影有沒有更好的保存方式呢?電影本是一場夢境,發(fā)展至今卻出現(xiàn)太多華而不實的表象。其實西科賽斯是想通過《雨果》讓我們懂得電影最初的夢想和真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