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丹牧羊人 4

長城邊的中國 作者:唐小明


在烽燧的“行營”邊,王森惆悵地對我說:“現(xiàn)在政府對長城的保護要緊得很,常常來巡查,但是你能管得住人,還能管得住天嗎?”老頭神秘地感嘆。我想,老頭是在尋找心理平衡。歷經(jīng)上千年雪雨風(fēng)霜,那土墻已經(jīng)衰敗得七零八落,縱使沒有人為的損毀,最終也逃脫不了坍塌的命運,那是自然環(huán)境使然。而山丹文物管理部門連人員工資都發(fā)不出來,保護長城其實就近似于一句空話。他們所有的職責(zé)只能是管管牧羊人,延緩古墻的壽命而已。

除了羊群,夫婦倆也有自己的“行營”??恐L城的土墻下挖的“貓耳洞”暫時棲身,這是牧羊人過去慣常使用的手法。在土墻上掏一個洞,平時既可遮風(fēng)避雨,阻擋烈日,又可作為小憩之地,貓在洞中環(huán)視著羊群。王森的貓耳洞沒遮沒攔,他們身無長物,也不用擔心盜賊,這里方圓數(shù)里渺無人煙。每天晚上,他們就蜷縮在狹窄黑暗的洞穴里,屏氣斂息,靜待黎明,琢磨著第二天的生計。貓耳洞的另一頭是廚房,主食是干硬的饃,牧民的饃蒸一次能吃上七八天甚至更久。白天放牧,用一個布袋包著干糧背在披肩上,餓了,掰開塞進嘴里,硬邦邦的饃常常掰成一堆粉末;渴了,用地里摘下來的西瓜解渴,日子就常年這樣過著,無所謂苦與樂,只要羊能長膘就行。

這兩年,政府的惠農(nóng)措施逐步到位,糧食和牲畜的價格大幅上漲,隨著豬牛肉價格上漲,羊的價錢也不斷往上躥,這種狀況最高興的當然莫過于牧羊人了。辛勞的放牧終于有了一個合理的回報,對他們解困是有很大幫助的。如果沒有對牧羊人親臨其境的感觸,你無法理解牧羊人內(nèi)心的那份欣慰與喜悅。

老爺子放養(yǎng)的兩百多只羊中,每年都可以賣一百只左右,而羊群中的母羊每年生下來的羊羔又能補回這個數(shù),周而復(fù)始,他的羊群始終保持著一個固定的量。換言之,他們的工作量也是周而復(fù)始,沒有任何變化。去年夏末,我在他的“大本營”找到他的時候,他興奮地對我說,這一年他的九個內(nèi)外孫兒之中有三個考上了大學(xué)!還沒來得及聽我的賀喜,他又說,每人每年將近一萬五千元的學(xué)費和生活費,這事情就好像晴朗的天空上漸漸飄來的幾朵黑云,高興之余,夠他愁好些日子的。我打趣地問老爺子,孫子們的學(xué)費他會負責(zé)嗎?他說當然由他們的父母去操辦,但一轉(zhuǎn)念又說,我賣羊掙的錢最終也是要留給他們的,我們倆老了,還能用多少?我知道他內(nèi)心的矛盾,肚子里在盤算著,給錢吧,擔心兒女們的依賴心理,不給吧,又怕委屈了孫兒們。我說你的身子骨還硬朗,將來還有福氣享受兒孫們的孝心,他擺擺手,轉(zhuǎn)過身去,把臉投向了他的羊群,若有所思……

老爺子頑強地在這片荒野上放牧了四十年,他熟悉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丈城墻。土地與羊都是他生命里重要的組成部分,和所有的河西走廊上的牧羊人一樣,他的身心完全融入了羊群之中,融入了這片遼闊的長城莽原中。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