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葉縣東北鄉(xiāng),民間的娛樂方式,在沒有電視機(jī)之前,多是看戲。
唱戲的村子,往往是比較大的村子,人口上千人的,還有就是村子比較富足殷實(shí)的。人口較少的村子,即使富裕,似乎也很少有唱戲的。印象中,郝灣、尹灣、小杜莊、晾濕店、紙坊王、藺莊等村子,絕少唱戲,并不是因?yàn)檎埐黄饝驁F(tuán),大概是因?yàn)榇遄有?,人力孤單,撐不起場面吧?/p>
那個時候,唱戲的鑼鼓一敲,往往是農(nóng)閑時節(jié),會有不少游手好閑之徒,惹是生非,尋釁鬧事,村子太小,鎮(zhèn)不住這些害人精,所謂壓不住茬吧?還是低調(diào)一點(diǎn)吧,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傷了和氣,都不啊。還有一層原因吧,唱戲,總應(yīng)該有個戲臺吧?如果鑼鼓一響,戲臺子都是簡陋寒酸得見不得人,幕布就更談不上了,所謂的道具家伙也都是缺胳膊少腿的,還不丟人現(xiàn)眼?再說了,一場戲,就得招待親戚,哪有那么多白面饃招待?都是老親舊眷的,在你家門口看戲,連一頓飯都不管?真是小氣摳門,一毛不拔的吝嗇鬼。
這樣說來,大的村子,未必富足,但戲臺總是有的,面子總是要的,戲,往往就在初五與十五之間擺開了架勢,而且,往往是幾個大的村子們,幾乎同時開場,似乎就有點(diǎn)打擂臺的味道了,好像就像如今的中央電視臺與地方臺,不也在春節(jié)期間,各顯神通,推出娛樂節(jié)目,吸引眼球,當(dāng)然廣告也就蜂擁而至了。鄉(xiāng)村里,少了廣告,但因?yàn)槿说木奂?,做各種小買賣的便呼朋引伴,絡(luò)繹不絕地來了。
我們村子里唱戲,大多在西頭,我一直以為,也許因?yàn)榇遄永锕苁碌娜?,都是西頭的吧?什么戲臺啊,簡直是簡單的不能再簡單了,就在村子西南角四隊飼養(yǎng)牛的空地上,也算是廣場吧!戲臺并不是固定的,稍微高一點(diǎn)的地方,豎起來幾根柱子,扯上幕布,臺子下面,低洼的地方,也就坐滿了、站足了看戲的人。鑼鼓咚咚鏘地一響,曉她姥娘就帶著自己家的外甥女們,嘁嘁喳喳,前呼后擁地來了。老太太喜歡的是《南陽關(guān)》、《寇準(zhǔn)背靴》,老太太原來可是大戶人家,每每說起自己家原來的戲臺,美輪美奐,簡直是唐明皇的長生殿??!
也許是受了魯迅筆下《社戲》的影響,一直覺得自己村子里的戲臺實(shí)在是太寒酸了,魯迅所在的江南看社戲,搖著船,借著月光,聽潺潺的水聲,實(shí)在厭煩戲臺上的打頭和吵鬧,返鄉(xiāng)的旅程,也很有詩意??!假如還有自己暗中喜歡的姑娘,不就更令人心曠神怡了?
機(jī)會終于來了,聽到消息說,河?xùn)|柏寧岡也在唱戲,人家的戲,不僅唱腔好,聽說戲臺也是一流的,幕布不需要人工拉動,自己就會滾動啊。還有更吸引人的,幕布上的圖案,都是很生動的人物啊,根本不重復(fù),這樣的嘖嘖稱贊,簡直就令人神往了。
叔叔有一輛破自行車,叮叮當(dāng)當(dāng)亂響,就帶著我過了汝河,奔柏寧岡而來。戲臺搭在岡的半腰,場面自然是開闊多了,搭起來的高臺雖然不像如今電視臺大型露天晚會那么裝腔作勢,也沒有留著長發(fā)穿著滿身都是口袋的不倫不類的衣服的所謂現(xiàn)場導(dǎo)演在那里煞有介事地指揮吆喝,讓大家識相地?fù)]舞熒光棒,但在這樣的曠野之中,天高地闊,唱腔嘹亮,或悲悲切切,或哀婉低回,真是一種很奇妙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