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據(jù)名僧傳錄載,弘忍(601—675)俗姓周,湖北黃梅縣人,并非無父而生。其天性聰明,能說話時,言語即與鄰兒不同。既成童子,其父偏愛,令其讀書。一日出門散步,偶遇雙峰山道信禪師。“問之曰‘何姓名乎?’對白朗暢,區(qū)別有歸,理通言兮,聲隨響答。信師熟視之,嘆曰:‘此非凡童也。具體占之,止闕七大人之相,不及佛矣!茍預(yù)法流,二十年后必大作佛事,勝任荷寄?!饲踩穗S其歸舍,具告所親,喻之出家。父母欣然。時年七歲也?!保ㄋ巍短I州東山弘忍傳》)但后人考證,弘忍出家是于唐武德七年(624),時年23歲。
弘忍投在雙峰道信門下,白天勞作,夜間靜修,“緘口于是非之場,察心于色空之境”。道信常以頓漸宗旨考驗他。永徽二年(651),弘忍得道信密傳法衣,成為中國禪宗第五代祖師,同年九月道信圓寂,弘忍繼承雙峰山法席,三年后移至東山。
他和他的祖師們一樣,一生愛山。從雙峰山下來,又在東山住了二十一年,唐高宗兩次遣使相招入京,仍固辭不赴,終老東山。他說:“棲神幽谷,遠(yuǎn)離囂塵,養(yǎng)性山中,長辭俗事。目前無物,心自安寧。從此道樹花開,禪林果出”,表明修道以山居為宜,也揭示了一個事實:自禪宗始祖于嵩山、二祖于司空山、三祖于天柱山、四祖于雙峰山,乃至五祖經(jīng)六祖大開東山法門,中國禪宗得以薪火相傳而源遠(yuǎn)流長,山林功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