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司崗里”走出的民族
在西盟佤山,所有的阿佤人都會自豪地告訴你,在太陽落下的地方,在彩云飄動的山崗上,有一個石洞,叫“司崗里”,那就是我們阿佤人誕生的地方。
他們說這話時,不但自豪,而且顯得有些神秘。
為了向我們證實他們說出的話具有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縣長趙振華用竹筒抽著煙,念出了長長的一串佤族部落和各姓氏家族歷史的族譜和家譜。
——“司崗”為佤語,意為“石洞”,有的地方也將葫蘆、剽牛樁或牛角叫作司崗,“里”意為出來,連起來即“從石洞里走出的人”。
佤族老人還向筆者講述了“司崗里”的傳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天上地下沒有植物和動物,雀鳥、樹木、花草都沒有。是天神造出天和地后,用繩子把天和地緊緊地捆在一起,天和地相結合后就造出了人。
但整個世界一片漆黑,天神又為人類造出了太陽和月亮,就把人放到巖洞里住下來。
在巖洞里,看不到太陽、月亮,十分難受,但人又走不出巖洞。后來,是一群小米雀用嘴啄開了“司崗”,人類才從巖洞里走出來……
在一些口傳的“司崗里”傳說中,也有這樣的說法,人類最先是住在葫蘆里,是老鼠咬破了葫蘆,人類才從葫蘆里鉆出來,因為老鼠救出了人,所以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都有老鼠。因此,佤族就有了做老鼠鬼的習俗。
女文化局長又黑又胖,佤族干部,看上去行動有點笨拙。然而,她卻學識淵博,能力超人。是她主編了《佤族史》,是她組建了西盟歌舞團。
她告訴我們:
——在那個名叫司崗里的地方,在那個造出人的石洞的山頂上,有一塊三丈長、兩丈多寬的平緩坡地,過去有石洞,有大樹,森林比較茂密,現(xiàn)在由于自然和人為的多種原因,大樹沒有了,茂密的森林沒有了,只剩些半腰高的野草和幾棵被視為神樹的栗樹。
這個地方名叫“巴格達”,也叫“布拉得”。
按佤族的傳說,是人類的誕生地,現(xiàn)在,這個寨子的四十多戶人家全都是佤族,過去屬中國的西盟縣,1961年中緬勘界時劃歸緬甸,現(xiàn)為緬甸第二特區(qū)佤聯(lián)邦的昆馬縣,距西盟老縣城30多公里。
這個名叫“司崗里”的地方,現(xiàn)在雖然屬緬甸,但中國的佤族同胞仍把它當作是人類出生的石洞,是誕生人類的地方,是人死后靈魂歸屬的地方,佤族,甚至所有的民族都是從這里走出來的。
盡管斗轉星移,時代變遷,總沒有改變他們對司崗里的信仰和忠誠,司崗里仍牢牢地刻在阿佤人的心中,這種虔誠和信仰,很多人是無法理解的,就連普洱市陪同我們的宣傳部小羅主任也無法解釋,無法說得清楚,只有“司崗里”的主人——阿佤人,他們才是唯一講得清楚的人。
因為“司崗里”是存活在阿佤人心中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