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讀書會的午餐色拉,有一小份醬煮的紅黃甜椒,用餐討論之際,有位學員問道:“這道菜適不適合加入青椒?”
說起來,味覺是非常個人的經(jīng)驗感受,我所說的適不適合,其實都不過是自己主觀的想法而已。
在考慮一道菜如何調(diào)配時,除了味道之外,顏色通常也是我重要的考慮之一,但鮮艷或?qū)Ρ瘸錾?,并不一定是我唯一的目標。有時候,我會希望一道菜的顏色透露出耐人尋味的單純與穩(wěn)重;有時候,我希望用非常明亮的色彩來引發(fā)新鮮的視覺聯(lián)想。顏色甚至對于食物的溫度感,也擁有某種程度的詮釋效果。
以午餐這道用番茄泥、香料熬煮的甜椒來說,托在暗彩的陶盤與潔白的磁盤上所呈現(xiàn)的輕重質(zhì)感,對視覺中會有不同的感受。我不想要加上青椒,是因為它使我想到跳棋或紅綠燈;但如果這道菜要淋酸乳同吃,或是把青、紅、黃各色甜椒修過,切成好看的形狀來炒鼓汁牛肉片,那青椒的出現(xiàn)確實有襯托的效果。
“適材適所”是我做菜時對顏色的考慮。
在香港吃廣東粥,端來的粥,顏色就是“穩(wěn)”,顯出它相伴人們生活長久的歷史感。但廣東粥在臺灣商業(yè)化之后,大概是顧及消費者會認為蔬菜不足的想法,開始出現(xiàn)了完全不搭調(diào)的三色蔬菜(玉米粒、紅蘿卜丁、綠豌豆)。我每次在街上看到這突兀的三個顏色出現(xiàn)在廣東粥上,總覺得不可思議。
頓時,九龍彌敦道上彌敦粥店的各色粥品,把我從思念中喚回,促我走入廚房,拾起一只深鍋,淘米起火,燉出一鍋好粥。顏色總不離濃白與魚片或肉的本色,想吃青菜,另外燙或炒一盤,千萬不要放入粥中,雖不是老鼠屎,不該有的顏色照樣能壞掉一鍋粥的雅興。
Pony在家時,常常做不同國家的料理給我們吃,她做的食物,很少額外裝飾,但色彩的變化卻極為豐富。
做墨西哥菜時,藍的盤里盛著黃的食物、紅的果汁、綠的酪梨醬,一片熱情還未嘗到,顏色已先在餐桌上大聲嚷嚷道來。有一天,她做松花堂便當給我們當午餐,飯后的甜點是自己煎的迷你銅鑼燒,兩小片夾著紅豆泥的餅托在暗綠方盤的一角,另一端站著玻璃角杯裝的冰抹奶茶。我想,她已懂得做菜沒有定規(guī),時而喧鬧、時而沉穩(wěn),只是適材適所、看到食物文化的領悟。
我常與孩子認真交換對食物顏色的看法;雖然只是日常的飲食小事,但誰說當中沒有美育的大事呢!色彩,的確鮮明地影響著我的生活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