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間沒有招牌但有故事的咖啡館。走進滴咖啡也屬于偶遇,因為它就在臺大對面。而到了臺北,臺灣大學是一定得去看看的。
插播一段,關(guān)于臺大的校徽。臺大的?;諛酥緢D案以校名、校訓、傅鐘和椰樹為主要內(nèi)容,深具意義亦很美觀。校徽最外圍是淺紫色底上鑲嵌金色連續(xù)的中國傳統(tǒng)回形紋樣,意為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精華。向內(nèi)一圈是白底黑色,繁體的中文校名以及學校校訓鐫刻在?;丈?,時時警醒莘莘學子此為立教之根本,修身之準則。?;罩行膱D案是梅花造型,借用梅花圖形是因為梅花乃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強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動力,象征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而這些都是希望臺灣大學學子都能具有的精神和品質(zhì)。梅花造型之中是一棵挺拔的“椰樹”,象征學?!笆陿淠?、百年樹人”,椰樹最上端有新抽出的嫩芽,象征生生不息的臺灣大學精神。?;罩行淖钋岸耸歉电娫煨?,寓意學校要作息定時、生活有序。整體設(shè)計融合立國精神與文化傳統(tǒng)之精蘊,耐人尋味。值得一提的是,校徽的重要組成部分“傅鐘”
“傅鐘”是臺大的校鐘,也是該校象征之一。傅鐘位于行政大樓水池前和椰林大道之間,是為了紀念臺大第4 任校長傅斯年建立。傅鐘設(shè)立之初,以人工的方式敲打,每節(jié)下課敲一次,每次有21 響。21 響的由來是源自傅斯年校長所說過的一句話:“一天只有21 小時,剩下三小時是用來沉思的?!焙昧耍珖烂C,輕松一下。
我坦白,這間咖啡館我去了兩次,因為店長很美,說話很好聽,可是我運氣不好,第一次剛和店長搭上話,老板就回來了。第二次再去,老板好像干脆在等我一樣,而美女店長休息沒上班。不過說實在的,老板其實是個健談還很有意思的咖啡控,兩次交流都結(jié)束了我后面的行程。老板鮑先生的咖啡經(jīng)歷和我非常相像,早年從事電子產(chǎn)業(yè),在上海打拼多年,因為想通了要過幾年閑散生活,于是回臺北開起了咖啡館。
一晃也是五六年了,鮑先生依然對咖啡技術(shù)保持著高度的熱情。兩次見面都跟我分享烘焙的樂趣,最后要離開的時候,還送了我半磅他親自烘焙而且非常得意的盧旺達(臺灣叫盧安達)精品咖啡。他告訴我,這款盧旺達咖啡屬于頂級咖啡豆,價格不菲,但是慕名采購回來之后,多次烘焙,都沒有傳說中的美味,于是他不恥下問,帶著豆子驅(qū)車到處求教,終于在高人指點和自己的反復實踐之后,找準了適合這款豆子的烘焙曲線。看著他得意的樣子像個無意間撿到寶貝的孩子,我也被深深地感染了。
說了這么多,還沒點題呢。這間咖啡館沒有招牌,名字是有的,叫滴咖啡,是在主人給了我名片之后才看到。為什么沒有招牌?起因是設(shè)計這間咖啡館的建筑師的一個反問:埃菲爾鐵塔有招牌嗎?金字塔有招牌嗎?這問題問得鮑先生若有所思,然后就真的不掛招牌了。建筑師想告訴鮑先生,這間咖啡館的老木屋外形在整條街上顯得十分獨特。它原本是臺大的教師宿舍,因為設(shè)計師的巧妙設(shè)計入圍臺大的設(shè)計競標,得以將這棟老房子改造成咖啡館。改造之后的滴咖啡,成為臺北舊屋改造、給老房子注入生命力的一個典型案例。不過,即便如此,我還是佩服這位咖啡館主的豪氣,這畢竟只是間小小的咖啡館呀??赊D(zhuǎn)念一想,沿街的大面積落地玻璃的設(shè)計,弄個招牌似乎還真是有點兒突兀。對自己的特色有信心,為什么不行呢?臺北遍地咖啡館,大家記住了這間煥發(fā)新生的老房子有咖啡喝,也就夠了。兩次拜訪,生意都不錯,據(jù)鮑先生說,這里的客人2/3 是臺大的學生和老師。大陸的大學什么時候才能有這么好的咖啡氛圍呢?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