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永別的藝術(shù)(2)

在不安的世界里,給自己安全感 作者:畢淑敏


現(xiàn)代社會在種種進步之中,也使死亡奢華和復(fù)雜起來。你不在了,曾經(jīng)陪伴你的那些物品。還堅固地存在。怎么辦呢?你穿過的舊衣,色彩尺碼打上強烈個人印跡,假如沒有英王妃戴安娜的名氣,無人拍賣無處保存。你讀過的舊書,假如不是當世文豪,現(xiàn)代文學(xué)館也不會收藏,只有掩在塵封中,車載斗量地賣廢品。你用過的舊家具,式樣過時,假如不是紫檀或紅木,也無后人青睞,或許丟棄垃圾堆。你的舊照片,將零落一地,隨風飄蕩,被陌生的人驚訝地踏著問:這是誰?

當我認真思忖死后的技術(shù)性問題時,感覺到的不再是對死亡的畏懼,而是對不幸參與料理這一切事務(wù)的人,充滿歉意。假如是親人,必會引起悸痛,但我的本意,是希望他們平靜。假如是素不相識的人,出于公務(wù)或是仁慈相助,更應(yīng)減少他人的勞動強度。

我原以為死亡的準備,主要是思想和意志方面,不怕死,是一個充滿思辨的哲學(xué)范疇。現(xiàn)在才醒悟,涉及死亡的物質(zhì)和事務(wù),也相當繁雜?;蛘哒f,只有更明智巧妙地擺下塵世間最后的棋子,才能更有質(zhì)量地獲得完整的人生尊嚴。

讓年富力強的人考慮死亡,似乎是一件可笑的事情。但死亡必定會在某一個不可知的時辰,與我們正面相撞,無論多么偉大的人物,都要臣服于它的麾下。

經(jīng)常想想自己可能明天或者最近就可能死,是一件有趣而且有益的事。

第一是有利于感悟生命,體驗到它的脆弱和不堪一擊,會格外地珍惜今天。有許多暫時看來無法跨越的憂愁與痛苦,在死亡的烈度面前,都變得稀薄了。

第二是有利于抓緊時間。日常生活的瑣碎重復(fù),使我們常常執(zhí)拗地認為,自己是坐擁無限時光的富翁,可以隨意拋灑。死亡給了我們一個不由分說的倒計時,無論你此刻多么精力超群,時間之囊里的水,都在一去不復(fù)返地失落著,儲備越來越少。

第三是有利于我們善待他人,快樂自身。死亡使真情凸顯,友情長存。

總之,死亡是不講情面的伴侶,廝伴我們終身。此公最大的愛好就是冷不防,極少發(fā)布精確的預(yù)告。于是如何精彩地永別,就成了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日本女人的想法,像她們的插花,細致雅麗,趨于婉約。我想,這門最后的藝術(shù),不妨有種種流派,陰柔纖巧之外,也可豪放幽默。小橋流水或橫刀躍馬,都可以事先多次設(shè)計,身后一次完成?;蛟S將來可有一種落幕時分的永別大賽,看誰的準備更精彩,構(gòu)思更奇妙,韻味更悠長。

唯一的遺憾,就是這比賽的冠軍,不能親自領(lǐng)獎了。

死亡是不講情面的伴侶,廝伴我們終身。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