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偏偏讓美好而干凈的生命軌跡,經歷災難與泥沼。曼貞被姐姐囚禁而被姐夫玷污,生了孩子,卻不得不為了孩子再回到災難與泥沼里——在姐姐死后居然選擇嫁給了前姐夫?!八倘皇菐е环N自殺的心情。但死了倒也完了,然而生命卻是比死更可怕的。生命可以無限止地發(fā)展下去,變得更壞,比當初想象中的不堪更加不堪。”
我覺得她對世界的理解是悲觀的,也有超現實的成分。她有著傷痛,也有著對世道人心的徹底失望。她為了保存著她的傲慢和尊嚴,只能選擇孤獨。以前很多人一提起張愛玲,就仿佛進入了戲劇情景,表情和腔調也立即被附魂了上海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風雅。這樣的附庸風雅,倒很像是街上穿著旗袍的女子。旗袍上淡青底色上繡著橙黃牡丹,似乎是餐花飲露人物,卻大力騎著單車,奔波于城市街巷,令人有時空錯愕之感,更覺哭笑不得。
而對于她,人們似乎是只覺其雅,而不覺其痛。一個孩子的天目,必定是因為痛苦才被打開的,這使她看見了是個世人所不察覺的隱性世界。她固然有著貴族血統,生活優(yōu)裕。曾經快樂地在她母親家的狼皮褥子上滾來滾去,聽著客人們演話劇,唱英文歌。豈知后來的生活急轉直下,母親離開,只剩下她和弟弟跟著父親生活。他們的生活是可以想見的。有錢也不行,不是錢的事。他們的褲腿永遠短了一大截。冬天的鞋子進了水,腫脹得如一只面包。只是因為她對繼母頂了嘴,她父親的耳光打過來。她只記得她的臉偏向左一邊,又偏向右一邊。他父親甚至囚禁她半年,病了也不給醫(yī)看。沒心沒肺的孩子或許慢慢把這忘了,偏偏她有的只是靈性,她是靠著靈性生長的,就只有把這苦痛儲存了。那些整塊吞咽的痛苦慢慢結了痂,內里的變異卻只能如腐水一般慢慢地流淌出來,毒素一般滲透在她的生活里?;蛟S那些情節(jié),只是毒素作用的征像。文學之筆下情節(jié)往往是寫作者心理經驗開放的瞬間。
那時候她心中的母親,其實是一個虛幻的存在了。母親,除了是血脈之源,更是安全、溫暖、愛之所在。但這些過早地離她遠去了。她如《傾城之戀》中的白流蘇:“‘媽!媽!你老人家給我作主。’她母親卻呆著臉,嘻嘻笑著不做聲。她摟著她母親的腿,使勁搖晃著……她所乞求的母親和她真正的母親根本是兩個人?!蔽曳路鹂匆娏怂诜被ㄋ棋\的表層底下,求助而又無助地,愛又恨著她的生之源。這世間最艱難的悖論,她過早地面對了,也因此生發(fā)出對世界的悲劇感。她對心中那個叫做母親的存在,只是心向往之,而永遠地求之不得了。
那一個蒼涼的手勢是屬于她的。她在炫極之后給人們留下的是背影:1950年,她曾參加上海第一屆文學藝術界代表大會。之后1952年赴港,寫劇本《小兒女》、《南北喜相逢》,又翻譯《老人與?!贰稅勰x集》。再1954年寫《秧歌》《赤地之戀》。1955年離港赴美。終于消逝于公眾視野。
以她,如果她選擇留下, 那無非為“文革史”再添一樁凄美的冤案罷。
張愛玲(1920~1995):中國最杰出的小說家之一,海派文學代表人物。被稱為“天才奇女”、“海上之花”。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中篇小說《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金鎖記》、《沉香屑》及長篇小說《十八春》、《怨女》。晚年又寫作《秧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