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攘外必先安內(nèi)。就是必先要內(nèi)部團結統(tǒng)一,全國一致來從事生聚教訓,以求具備對日長期抵抗的條件,然后再實行全面抵抗,那才有獲得最后勝利的把握。我們只有在這一次戰(zhàn)爭中能得到勝利,然后也才有機會去放手建設我們?nèi)裰髁x的理想國家。
蔣介石對力行社創(chuàng)始人的講話這是滕杰對講話回憶的重述。鄧元忠:《三民主義力行社史》,第117頁。
蔣介石在短期流亡中,與汪精衛(wèi)達成了妥協(xié),準備重返原職。1932年1月17日,蔣介石宣布他將重新執(zhí)政,四天后他回到了南京。2月29日,軍事委員會重新組成。一周后,3月6日,蔣被指定為政府主席。在這關鍵的兩個月里,力行社從紙上談兵變成了一個由300個無比效忠蔣介石的分子組成的最高機密組織實體。它的成員后來成為具有50萬人以上的新的國家政治力量的核心,被普遍視為像復興社這類前線組織的成員。鄧元忠:《三民主義力行社史》,第25、112頁;程一鳴:《軍統(tǒng)特務組織的真相》,第188頁。BritishForeignOfficeRecords,London:HerMajesty’sPublicRecordOffice,p 4;章微寒:《戴笠與龐大的軍統(tǒng)局組織》,第283頁。
由原來的力行社變成一個重要政治力量的過程,是從一份會議通知開始的。那份通知發(fā)給現(xiàn)被稱為“護黨救國籌備處”組織的三個領導,要求他們在1932年1月22日,即蔣介石回到南京的次日,到他的辦公室開會?!盎I備處”的全稱在干國勛的《關于所謂“復興社”的真情實況》(上)第35頁中提到。這三人是康澤、滕杰和賀衷寒。在見校長之前,他們先與蔣的秘書鄧文儀在前廳碰了頭。這四人共同決定,在見到蔣時他們將頭一次不用“校長”稱呼他,而以一個全新的、首次在他面前使用的頭銜“領袖”向他致敬。按照計劃,他們被領進去,門一關上,他們便尊稱蔣介石為“領袖”。根據(jù)后來左派對“法西斯秘密特務”的批判,法西斯主義本身無非是“保舊專制主義”的現(xiàn)代形式,其“領袖”顯示了極權主義的面目,在他周圍聚集了一群忠實而盲從的秘密群體。黃楫清:《中國法西斯特務往哪里去?》,第6—7頁。然后,他們詳盡匯報了力行社的計劃。鄧文儀作了記錄。對鄧文儀和滕杰的采訪,引自鄧元忠:《三民主義力行社史》,第113頁。會后不久,蔣也把潘佑強叫去面談。
蔣介石一開始對這個新稱呼沒作評論。相反,他很仔細地聽匯報。但聽完后,他說:“你們?yōu)槭裁床焕^續(xù)叫我‘校長’?你們知道在現(xiàn)在的情況下應該怎么做。這個計劃非常合適。不過,你們都太年輕,太沒有經(jīng)驗,我怕你們失敗。讓我來領導你們?!彼髞斫ㄗh,召集籌備處的所有人員到他城外的陵園別墅開“談話會”。他們自然都言聽計從。會議安排在2月最后一周的一個晚上。干國勛說會議是在1932年3月4日召開的,比鄧元忠講的晚了約一星期,并把力行社創(chuàng)建會議的日期定在1932年3月7日。干國勛:《關于所謂“復興社”的真情實況》(上),第35—36頁。鄧元忠說開會的日期是在2月28日前的一個星期,因為在此之前的1月下旬至2月中,蔣介石在洛陽(國民黨臨時首都)和徐州(他在那里會見了馮玉祥和汪精衛(wèi))。鄧元忠:《三民主義力行社史》,第114頁。張瑪麗(MariaChang)說會議的日期是在1932年2月19日。Chang,TheChineseBlueShirtSociety,p 56。至于那個“領袖”的稱呼,蔣自那時起就被他最親近的隨從們這么叫了。鄧元忠:《三民主義力行社史》,第1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