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的政策直接與全國特別是繼續(xù)呼吁抗日的學生們的情緒背道而馳。在上海,復旦大學的學生在1931年12月6日召集了大規(guī)模示威。那天學生們召開代表大會,請來了上海所有大學的代表以及南京和北京的兩個代表。會議結束時,這兩個外來代表遭到十來個當?shù)貒顸h員的攻擊,而公安局的便衣人員對此則無動于衷。北京代表被綁架到一輛車里帶走了。學生們認出了有一些是國民黨的暴徒,便于12月9日在市政廳前集合,要求釋放他們的北京同志,并懲罰國民黨暴徒。市政府為了自我保護,宣布實行宵禁,但最終無法阻止抗議者:他們搗毀了國民黨總部,迫使蔣介石的黨徒市長張群辭職。Henriot,LegouvernementmunicipaldeShanghai,1927—1937,pp 105—106 八天后,12月17日,部分是迫于學生壓力,蔣介石辭去了國民黨政府主席的職務,回到奉化老家。Israe,StudentNationalisminChina,pp 71—75;Boorman,BiographicalDictionaryofRepublicanChina,1:328—329
盡管蔣可能對他的心腹隨從談起過制定解決國家危機方案的重要性,但他對成立力行社的計劃仍一無所知。戴笠、劉藝舟、賴云章的確去了溪口慰問蔣,并向他表示,黃埔的堅定派不管發(fā)生什么都將對他支持到底。江紹貞:《戴笠和軍統(tǒng)》,第20頁?;I備處的成員們想等預備工作完成后才向他請求批準成立這個組織。章微寒宣稱,在辭職的前夕,蔣介石召集了一個私人會議,該會議由十來個前黃埔學生參加:賀衷寒、鄧文儀、康澤、桂永清、蕭贊育、周復、滕杰、鄭介民、邱開基和戴笠。據(jù)說蔣告訴他們,革命面臨著要么輸給日本外犯,要么輸給共產(chǎn)黨內(nèi)亂的兩種局面,因此必須想法挽救他們的事業(yè)。章微寒:《戴笠與“軍統(tǒng)局”》,第84頁。但當滕杰聽說有走漏消息給校長的危險時,便決定給陪同蔣在奉化的秘書鄧文儀發(fā)一個私人信息,要求他立刻匯報他們的計劃??偹玖钣捎谑鼙仨殑訂T人支持安內(nèi)政策的信念左右,作出了相當肯定的答復。當時在他面前擺著一系列關于成立“救國”社團和協(xié)會的提案,顯然他認為,力行社的計劃是手頭“對付國內(nèi)外危機”的方案中最有希望的一個。鄧元忠:《三民主義力行社史》,第111—112頁。陳立夫計劃改組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酆悌向蔣提出了成立“救亡社”的建議。蔣拒絕了后者的計劃。同上書,第113頁。
與此同時,蔣和年輕的黃埔肄業(yè)生戴笠之間建立起一種特別牢固的關系。后者前來慰問這位未來的總司令,離去時充滿著對他的領袖威力的敬畏。那時蔣和國民黨軍隊領導人向所有離校的黃埔學生提供了回校完成學業(yè)的機會。戴笠是軍校第六期騎兵班肄業(yè)的學生軍官。戴笠對以一個普通軍官身份回校,感到猶豫。他覺得無論如何,自己的前途在蔣那里。于是為留在蔣的身邊,向他提供消滅敵人所需要的情報,戴笠決定接受“沒有畢業(yè)的黃埔六期生”的名義頭銜。這是戴笠作出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決定。它顯示了戴對蔣的絕對忠誠,以及他對領袖俯首貼耳的意愿。江紹貞:《戴笠和軍統(tǒng)》,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