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幾十年文章,自己也寫了幾十年文章,說老實話,大部分文章都淡忘了,即使是自己寫的,雖曾嘔心瀝血,一筆筆寫,一鍵鍵敲,但是,也大都淡忘了。題目,自然記得;內容,卻只記得大概,但是,兒時讀過的一些文章,例如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劉禹錫的《陋室銘》、歐陽修的《醉翁亭記》、蘇軾的《前赤壁賦》、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卻至今不忘,有的還能自頭至尾地背誦。為何?我想,其原因首在于小。人的記憶力都有限,誰記得下,背得住那動輒萬字的大文、長文!縱觀中國文化史,能夠流傳千古、傳誦不衰,刻入民族記憶的名文似乎都是小文,篇幅雖短,卻小中見大,精光獨具。
感謝東方出版社愿意再版我多年前的舊作《橫生斜長集》,而且希望我主編一套小文叢書,我覺得此意大佳,幸得邵燕祥、王學泰、陳丹晨、雷頤諸大家支持,于是就有了現在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幾本書。
我雖然提倡小文,鐘情小文,但是,并不排斥大文、長文、大著、巨著。宇宙萬物,各有其長,也各有其用。古人云,“并育而不相害”,“并行而不相悖”,此之謂乎?
楊天石
2016年7月于北京東城之書滿為患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