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王國維《人間詞話》對藝術創(chuàng)作有“境界說”,山底、山腰、山頂?shù)娜硕颊J為自己看到的風景已經(jīng)是最美的了,但“遠近高低各不同”,境界不可同日而語。
“境界說”之外,我提倡“藝術的教養(yǎng)”。藝術的教養(yǎng),不同于安迪沃霍所言“人人都是藝術家”、“人人能做十五分鐘名人”。木心說:“人,不能辜負藝術的教養(yǎng)”。藝術的教養(yǎng),與美學家朱光潛所認為的藝術的審美有相通之處,它是純?nèi)欢坏模瑹o功利性的,以直覺直達事物的本質(zhì),最終與事物交融為一體。這也是李澤厚在《美的歷程》中所引用而言的“無目的的目的性”。另外,這也是蔡元培所大力提倡的“美育替代宗教”。什么是人間宗教,藝術就是。為什么人在美術館、劇場、書店能變得安寧下來,因為它部分的替代了教堂的功能。人們徜徉在這些場所,取得超然物外的游歷經(jīng)驗,進入一種審美的生命意識狀態(tài)。這種生命意識是恍惚的,它不用你變得虔誠而迷信,而自然有凈化身心之功效。
所謂“人人都是藝術家”的說法,極容易讓南郭處士來濫竽充數(shù)。而“人人能當十五分鐘名人”,本質(zhì)上又是功名思想在驅(qū)動。不若藝術的教養(yǎng)來得好,坐臥立行,皆有禮數(shù);灑掃庭除,皆懂應對;詩畫酬唱,皆能敏制。人心陶醉在天地間,順應時節(jié)天地,“宇宙大千皆是自家心地,牛角微塵無非佛門性天”,有這份教養(yǎng),自然能入宗教門庭,修禪問道,自然也不是問題。藝術代宗教,蔡先生說了一半,還有一半是,藝術入宗教。藝術代宗教,是暫且的法子,是現(xiàn)階段的權宜之計,最終是藝術入宗教的。藝術廣攝一切學術,即一念攝萬念;藝術入宗教,即一念入無念。
如果再深入一步,提倡“藝術的教養(yǎng)”,也是權宜的法子。更準確的說法是“藝術即教養(yǎng)”。因藝術之熏習,得種性之真諦,從而觸類旁通,體察世間萬情,不過是一場“歡喜的空無”。
天地相交,萬物有情。人情世故,最終充塞于天地之間的,無非“交情”二字。
“仁”、“義”皆是陰陽相交所產(chǎn)生的“交情”。觸緣則交,有種即生情。藝術的自為天地,是以人的方式,與天地發(fā)生溝通,認清自家本來面目,也就是古希臘哲人所說的“認識你自己”。
人的藝術,超不過梁漱溟先生所言三圈層: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社會??梢詫⑵滢D(zhuǎn)化為人的三個屬性:自然屬性、社會屬性、專業(yè)屬性。有時,藝術家往往將藝術的專業(yè)屬性發(fā)揮到極致;社會屬性也能呼風喚雨,整合社會資源;但常常未能捫心自問,忘了人的根本屬性是自然屬性,這個自然屬性就是王陽明所講“良知”,也是“人格”的表現(xiàn)。只有在自然屬性中,才是心之體性之本,由自然屬性生發(fā),才有社會及專業(yè)屬性。自然屬性,即“初心”。人首先是個自然人,其次才是個社會人,最后才是個專業(yè)人。老子言:“為學日益,為道日損”。道之在損,就是回到初心,從專業(yè)人回到自然人的狀態(tài),否則極不小心就會變成巧取豪奪的職業(yè)動物,變成社會達爾文主義者,從而有違藝術的本質(zhì)。
調(diào)動七情六欲的藝術,是往外放;必須要往回收一下,使心向外馳后,回到自己的本位上來。此前,我說凡是調(diào)動七情六欲、使人心向外的藝術,都是壞的藝術;凡是讓人收心、向內(nèi)尋找的藝術,都是好的藝術。此語獨斷,有失偏頗,但我仍思忖,藝術的外放,仍要回收,否則,變成各執(zhí)一端,外和內(nèi)需統(tǒng)一。真空生妙有,妙有發(fā)揮了之后,仍要回到真空。雖然是一場空,但也是一場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