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世界之希望(2)

權力的藝術:托馬斯·杰斐遜傳 作者:喬恩·米查姆


最終,一場暴風雪襲擊華盛頓之后,杰斐遜在眾議院第36輪投票中險勝,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三位總統(tǒng)。自此,造就美國獨一無二的政治豐功偉績的杰斐遜時代開始了。與這位蒙蒂塞洛的哲學大師相較,喬治·華盛頓、約翰·亞當斯、亞歷山大·漢密爾頓不時被形容為更英明、更務實。然而,若以大權在握的時間為粗略的判斷標準,杰斐遜當屬美國共和體制前50年里最成功的政壇人物。1800~1840年的40年間的36年里,居美國總統(tǒng)要職的不是杰斐遜本人,就是自稱“杰斐遜的擁護者”的人:詹姆斯·麥迪遜、詹姆斯·門羅、安德魯·杰克遜以及馬丁·范布倫。(約翰·昆西·亞當斯擔任一屆總統(tǒng),屬唯一例外。)這個未引起關注且未公開過的“杰斐遜家族”,在美國歷史上可謂空前絕后。

杰斐遜構想清晰,目標宏大—期盼民眾政府在美國得以存續(xù)。他相信,民眾受過良好教育,民智已開,他們的愿望定會實現(xiàn)。他的對手們對人民則缺乏信心,他們擔心大部分美國公眾可能無法擔當自治的重任。而杰斐遜認為正是這批美國公眾才是自由的救星,民族的靈魂,共和的希望。

為實現(xiàn)目標,杰斐遜追求權力,一旦在手即施加影響,令現(xiàn)實屈從于其個人意志,按其心中藍圖重新加以塑造。最偉大的領袖既不是空想家,也不是獨裁者。他們?nèi)缃莒尺d一樣,既暢言國家宏圖偉業(yè),又深諳權力之道,懂得達權知變。杰斐遜在整頓思想、打動人心方面的能力超群,激情澎湃的同時又不失踏實務實。為實現(xiàn)構想,他妥協(xié)退讓,也相機變通。杰斐遜在特定時期,心甘情愿應時而動,使得他成為一個可遇不可求的歷史人物。然而,在現(xiàn)實世界,身處那個時代,當杰斐遜被賦予國家安全的重任時,他大膽創(chuàng)新,靈活機變,堪稱銳意改革的領導人。

選擇理想還是現(xiàn)實、高尚的目標還是無奈的妥協(xié),美國一直都在掙扎。杰斐遜也是如此。和美國一樣,在杰斐遜的內(nèi)心和頭腦中,是追求完美還是得過且過,是理智行事還是隨心所欲,這種交戰(zhàn)一直在上演。于他同于美國,這種矛盾是一場永無止境的斗爭。杰斐遜的故事之所以能引起共鳴,主要是因為他代表了一種永恒的戲劇情節(jié):在復雜的亂世當中,通過爭奪國家的領導權實現(xiàn)偉大的變革。

杰斐遜比任何一位早期的美國總統(tǒng)——無論是華盛頓還是亞當斯—都更加深信人性的可能性。他志存高遠,但也明白,要讓夢想成為現(xiàn)實,其捍衛(wèi)者要足夠強大和狡猾,能讓歷史為其所用。大體來說,就是哲學家的思考、政治家的操控。杰斐遜的天才之處就在于,他既是哲學家又是政治家,而且常常能同時扮演好兩種角色。這就是權力的藝術。

他愛妻子,愛藏書、農(nóng)場、美酒、建筑、荷馬作品、馬術和歷史,愛法國和弗吉尼亞聯(lián)邦,愛花錢,愛最新的理念和觀點。他對美國和美國人深信不疑。在1801年的首次就職演說中,他曾說過,這個國家是“世界最大的希望”。他認為只要用心,美國人幾乎無所不能。杰斐遜曾在1814年這樣形容他的美國同胞:“他們能做到的就一定會做到?!?/p>

艾薩克·格蘭格·杰斐遜是蒙蒂塞洛的一位奴隸,他眼中的杰斐遜令人敬畏:“杰斐遜先生個子很高,身板筆直,肩膀?qū)掗煛K硇瓮Π?,長臉形,高鼻梁?!卑5旅伞づ喔?,蒙蒂塞洛的一位監(jiān)工,形容杰斐遜“像一匹駿馬,沒有一絲贅肉……臉上總是一副和藹可親的表情”。

高個子和令人敬畏也許會贏得一時的尊敬,但很難被喜愛;過于平易近人也許會贏得一時的喜愛,但很難被尊敬。杰斐遜就是那種極為罕見的領導人,他在人群中脫穎而出,卻又不會讓人有壓迫。他的氣質(zhì)賦予他獨特的機會,讓他能努力落實頭腦中的想法,讓周圍的世界朝著他的理想轉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